今日新鲜事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九江英租界事件:1927年民众抗争与主权重塑

时间: 2025-03-20 15:22:08 阅读: 105


1927年1月6日,九江数万民众冲入英租界,终结英国长达66年的殖民统治,成为近代中国反帝斗争的标志性事件。

事件导火索:罢工与暴力镇压

1926年11月,九江怡和、太古码头工人因抗议薪资与劳动条件发起罢工,持续逾一月。1927年1月6日,工人纠察队员吴宜山发现英方偷运物资接济军舰,上前制止时遭英国水兵殴打致昏迷,多名工人重伤。惨案激怒游行群众,高呼“冲击洋街去!”,分四路向英租界挺进。

租界攻防:民众与军警对峙

英方紧急封锁租界通道,架设机枪,江面军舰脱去炮衣备战。租界内中国工人拆除铁丝网接应群众,最终突破防线,迫使英军警退至军舰。1月7日,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接管租界,工人纠察队协助维持秩序。

关键时间节点事件进展
1927年1月6日工人冲突引发民众冲击租界
1月7日国民革命军进驻,设立临时管理委员会
3月15日中英签订协议,正式收回主权

历史背景:国共合作与民族觉醒

事件发生于北伐战争期间,武汉国民政府与共产党推动工农运动。1926年11月九江光复后,工会组织壮大,反帝情绪高涨。汉口“一·三惨案”(1927年1月3日)后,武汉民众收回英租界,九江事件紧随其后,形成南北呼应。

外交博弈:从冲突到主权移交

英国起初意图武力镇压,但面临国际舆论压力及北伐军威慑。2月,中英展开谈判,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强硬表态,最终迫使英方签署《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3月15日,租界行政权正式移交。

深层影响:近代反帝斗争范本

九江事件打破“列强不可战胜”神话,成为首个通过民众运动与政府协作收回租界的案例。其成功得益于:

  1. 群众组织性:码头工人、学生团体联合行动;
  2. 军事后盾:国民革命军威慑英方军事干预;
  3. 国际形势:英国国力衰退,全球反殖民浪潮兴起。

余波与争议

事件后,国民党左派邓演达、贺耀组等人获赞誉,但随国共分裂,部分参与者遭清算。九江租界旧址今为博物馆,见证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