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20 15:14:23 阅读: 142
1927年1月3日下午,汉口江汉关码头人潮涌动。为庆祝北伐胜利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30余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员在此进行爱国演讲,吸引数千市民围观。据目击者描述,英国水兵突然从租界冲出,以刺刀驱赶人群,导致海员李大生当场死亡,30余人受伤。
现场混乱中,工人纠察队与市民以石块还击,迫使英军退回租界。当晚,汉口总商会统计显示,冲突造成至少1人死亡、5人重伤、45人轻伤。
伤亡类型 | 人数 | 主要群体 |
---|---|---|
死亡 | 1 | 码头工人 |
重伤 | 5 | 学生、市民 |
轻伤 | 45 | 围观群众 |
事件次日,武汉各界200余团体成立“对英外交委员会”,提出八项严正要求:
1月5日,40万市民冒雨集会,高呼“收回租界”口号。工人纠察队率先突破路障,国民革命军随后进驻接管治安,租界工部局被迫悬挂青天白日旗。
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与英国特使欧玛利的交锋成为关键。英方试图以“恢复原状”为谈判前提,遭陈友仁严词驳回:“若强行驻军,中国政府不保证英侨安全”。
经过16轮拉锯,2月19日《中英汉口租界协定》签署,英国正式承认租界行政权移交中国。此为中国近代首次通过外交途径收回外国租界。
事件触发连锁反应:
武汉国民政府借此巩固权威,工人武装组织扩大至5000人,为后续革命积蓄力量。
近年档案披露,事件中存在两处争议:
这场交织着血性与智慧的斗争,以租界钟楼降下米字旗告终,标志着中国民众首次以组织化力量打破列强特权,为1949年后全面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