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自1984年脱离英国保护宣布独立后,通过多边外交、能源经济合作、宗教文化输出及区域组织参与,逐步构建国际身份认同。
行动领域 | 具体措施 | 国际影响 |
---|---|---|
多边外交 | 1984年加入东盟、联合国 | 提升区域及全球话语权 |
双边关系 | 与中、日、英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 强化资源出口与政治互信 |
中立政策 | 拒绝加入军事联盟 | 塑造和平稳定的国家形象 |
文莱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核心,推动能源外交。1983年成立文莱壳牌石油公司,与荷兰、英国合作开发油气田,成为全球第四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通过主权财富基金(如文莱投资局)投资海外基建,增强经济影响力。
文莱通过《马来伊斯兰君主制》(MIB)国家意识形态,统一多元族群的价值观。制定《国籍法》明确公民身份,同时保留英联邦法律体系以维持国际商事信任。1985年组建皇家文莱航空,开通国际航线促进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