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庐山谈判期间,蒋介石为整合抗日力量提出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该方案涉及两党合作的具体形式与权力分配。
背景与核心主张
1937年7月,国共围绕联合抗日展开第二次合作谈判。蒋介石以“统一指挥”为由,要求中共接受以下条款:
内容要点 | 具体描述 |
---|---|
组织架构 | 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蒋介石任主席,拥有最后决定权。 |
政党关系 | 国共两党均需“消融”于同盟会,实质要求中共放弃独立组织体系。 |
军事改编 |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师级以上军官由国民党任命,取消政治委员制度。 |
政权参与 | 中共停止在根据地建立政权,干部需加入国民政府任职。 |
政治目的分析
中共应对策略
周恩来等代表拒绝该方案,坚持“党外合作”底线,最终促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但保留独立指挥权与根据地治理权。此次交锋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