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研究历经百年,从病原体发现到诊疗技术革新,多项成果显著降低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
突破性成果 | 具体贡献 |
---|---|
结核杆菌鉴定 | 首次明确结核病病原体,奠定微生物学研究基础 |
卡介苗研发 | 1921年推出首个预防疫苗,使儿童结核病死亡率下降80% |
抗生素治疗方案 | 链霉素与异烟肼联用方案(1952年),将治愈率从不足50%提升至90% |
基因检测技术 | 2003年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推动耐药基因靶点研究 |
分子诊断设备 | 基于核酸扩增的GeneXpert系统(2010年),将检测周期从6周缩至2小时 |
贝达喹啉新药 | 2012年上市的首个抗耐药结核药物,对广泛耐药菌株有效率超70% |
潜伏感染干预 | 3HP疗法(2018年)将预防性治疗周期从9个月缩至12次服药 |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结核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谱,发现MmpL3等新型药物靶点。在治疗策略方面,含贝达喹啉的6个月短程方案(2022年WHO推荐)使耐药结核治疗成功率提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