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融资租赁行业风险事件频发,国家通过强化准入审核、细化业务规范、升级风险防控体系等措施推动行业合规发展。
注册资本门槛提升
新设融资租赁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上调至2亿元,限制空壳公司注册。
股东资质审查
股东需提供近3年审计报告,禁止非实体企业控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监管领域 | 调整内容 | 实施效果 |
---|---|---|
业务范围 | 限制非租赁主业投资 | 降低资金挪用风险 |
杠杆率 | 融资杠杆上限从10倍降至8倍 | 控制企业债务规模 |
资金流向 | 强制穿透式披露底层资产 | 减少嵌套交易与关联方套利 |
动态风险评级系统
建立融资租赁公司“红黄绿”三色评级,高风险机构需按月提交流动性报告。
资本充足率要求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并计提0.5%-2%的风险准备金。
引入区块链技术追踪租赁资产流向,通过大数据监测异常交易,实时预警关联交易与期限错配问题。
央行、银保监会与地方金融局联合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2023年累计开展专项检查1200次,约谈违规机构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