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康院士是我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其学术遗产涵盖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关键物种保护技术及湖泊治理实践,推动了中国淡水生态研究的系统化发展。
一、构建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体系
他提出“鱼类-环境相互作用”理论框架,建立以长江中下游湖泊为核心的长期观测网络。例如:
二、开创性学术著作与技术突破
- 《长江鱼类》(1966)系统梳理流域183种鱼类资源,建立物种分布数据库,至今仍是长江禁渔政策的重要参考
- 鲟鱼保护技术:带领团队实现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突破濒危物种保育瓶颈
- 生态监测方法:研发湖泊沉积物年代测定技术,为追溯百年生态演变提供工具
三、推动湖泊生态治理工程
在太湖、巢湖等治理中应用“生物操纵”理论:
- 设计鱼群结构调整方案,通过控制食藻鱼类数量抑制蓝藻
- 创建生态修复示范区,使试验区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
- 建立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被纳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修订
四、科研范式与人才培养
- 首创“定位观测+控制实验”双轨研究模式,在梁子湖建立的生态站持续运行40年,积累超20万组水质数据
- 培养4代科研团队,其弟子在青藏高原湖泊研究、三峡生态监测等领域延续学术脉络
- 推动成立中国鱼类学会、淡水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
2025-07-14 09:09:28
赞 146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