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遵义会议后,李德逐渐淡出军事决策核心,但仍参与部分辅助性工作。以下为具体职务调整:
时间 | 职务/角色 | 工作内容 |
---|---|---|
1935年1月 | 军事研究委员会委员 | 参与战术理论研讨 |
1935年2月 | 随军顾问 | 提供军事建议但无决策权 |
1935年4月 | 红军大学教员 | 讲授军事课程与战例分析 |
1935-1936年 | 长征随行人员 | 跟随中央红军行动并协助翻译 |
军事研究岗位调整
遵义会议后,李德被编入新设立的军事研究委员会,主要负责战例整理与战术教材编写。该委员会直属中央军委,其研究成果为红军战术改进提供参考,但无直接指挥部队权限。
教育领域参与
1935年4月调任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承担《阵地战理论》《欧洲战史》等课程教学。其授课内容经政治部审核修订,重点结合中国实际战例进行讲解。
战略辅助工作
在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会师期间,李德作为顾问组成员列席部分会议,针对张国焘分裂行径曾明确表态支持中央决定,该立场记载于1935年8月沙窝会议记录。
翻译与外联事务
凭借德语、俄语能力,协助翻译共产国际文件及外军资料。1936年参与《战争论》克劳塞维茨著作节译工作,译本作为高级指挥员内部学习资料。
随军行动管理
中央红军整编为陕甘支队后,李德被编入直属纵队,主要承担行军路线测绘与宿营地选址等技术工作,直至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