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月奇迹演唱会中公益元素如何融入演出环节?
玖月奇迹演唱会中公益元素如何融入演出环节?他们具体通过哪些形式让观众参与并感受公益价值?
玖月奇迹曾多次将演唱会主题与当下社会关注的公益方向结合,例如以“关爱留守儿童”“守护乡村音乐教育”为核心立意。主视觉海报上直接印有公益项目名称,开场VCR通过真实影像展现受助群体的生活现状——比如山区孩子挤在漏雨的教室里用手敲着破旧鼓,或是留守儿童对着手机屏幕唱《歌唱祖国》时眼里的光。这种直观冲击让观众从入场前就进入公益情境,而非单纯欣赏表演。
演唱经典曲目时,常根据公益主题调整歌词或编曲。比如把《中国美》的间奏加入童声合唱团清唱的“我想上学”片段,原歌词里“山也美水也美”被临时改成“书也香梦也香”,呼应乡村儿童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改编既保留原曲感染力,又自然植入公益诉求。
中场休息或安可阶段设置“公益任务卡”:观众扫描二维码即可捐赠旧书(定向送往合作乡村小学)、参与线上支教报名,或为留守儿童录制鼓励语音。舞台大屏幕实时滚动显示捐赠进度条,当累积到目标数量(如1万本书)时,玖月奇迹会加唱一首未公开的公益单曲作为回馈。
| 环节类型 | 具体形式 | 公益关联点 | |----------------|-----------------------------------|------------------------------| | 开场VCR | 展示受助群体真实生活影像 | 唤起观众共情与行动意愿 | | 歌曲改编 | 调整歌词/编曲融入公益关键词 | 用艺术语言传递具体需求 | | 观众互动 | 扫码捐赠/录制语音/线上支教报名 | 直接转化现场流量为公益资源 |
玖月奇迹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壹基金等专业机构,在演唱会筹备期便确定合作项目。门票收入按比例直接划拨至指定公益账户(通常公示具体比例及用途),部分周边商品(如印有留守儿童画作的T恤)销售利润全额捐赠。更关键的是,他们邀请受助对象来到现场——比如让乡村小学合唱团与偶像同台演唱,既给予弱势群体展示舞台,也让观众看到援助的实际效果。
不同于一次性活动,玖月奇迹将公益元素融入年度巡演计划。每场演唱会固定设置“公益角”,陈列受助地区的学生来信、手工艺品,以及项目执行反馈报告(含资金使用明细)。主理人王小玮曾在采访中提到:“我们不想让公益只是眼泪,而是能让改变被看见。” 这种持续性的透明化操作,让观众从“感动一时”转向“信任长期”。
从主题设定到环节落地,玖月奇迹的公益融入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情感共鸣、行为引导、资源整合三重路径,既保持了演唱会的娱乐性,又切实推动了社会问题的改善。正如一位参加过2021年“星光童伴”主题演唱会的观众所说:“原来听歌不仅能嗨,还能真的帮到别人。” 这或许正是公益与演出结合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