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军队在桂林失陷后如何组织撤退或突围??

2025-07-20 18:15:14
1944年桂林保卫战后,面对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包围,中国军队通过分散突围、依托地形阻击、民众协作等方式
写回答

最佳答案

1944年桂林保卫战后,面对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包围,中国军队通过分散突围、依托地形阻击、民众协作等方式保存主力,为后续战略反攻奠定基础。

一、撤退组织与战术安排

战术类型执行方式作用
分散突围化整为零,分多路向西南山区转移降低日军集中打击风险
梯次阻击以营连单位分段设伏,迟滞日军追击为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夜间行动利用夜色掩护转移伤员及重要物资减少空中侦察威胁

二、撤退路线与关键节点

  1. 漓江-阳朔通道
    利用漓江支流水网,以小舟、竹筏运输非战斗人员,主力沿江岸隐蔽行军,突破日军东西夹击线。

  2. 龙胜-三江山地迂回
    第31军残部翻越越城岭,与当地瑶族武装合作建立临时补给点,通过游击战术摆脱追击。

  3. 铁路线破坏行动
    工兵炸毁湘桂铁路柳州段桥梁,阻断日军装甲部队南下,迫使敌军分兵修复交通线。

三、军民协作与后勤保障

  • 民众支援:当地百姓提供粮食、向导服务,协助救治伤员(如七星岩洞内隐蔽300余名伤兵)。
  • 情报网络:通过桂林商会、学生团体传递日军布防信息,调整撤退路径。
  • 武器埋藏:将无法携带的重武器拆卸后埋入岩洞,避免资敌。

四、撤退后的部队重组

突围至贵州独山的部队整编为第46师,依托黔桂边境构筑防御工事;部分兵力汇入第四战区,参与1945年桂柳反攻战。

2025-07-20 18:15:14
赞 166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