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依托街巷、制高点与日军展开拉锯战,通过伏击、巷战和据点争夺阻滞日军攻势。
时间范围 | 对抗地点 | 参战部队 | 战术特点 |
---|---|---|---|
1939年9月 | 天心阁及周边街区 | 国民革命军第52军 | 依托城墙工事阻击,延缓日军推进 |
1941年9月 | 岳麓山制高点 | 第10军第3师 | 利用山地地形发起反冲锋 |
1942年1月 | 坡子街商业区 | 第74军57师突击队 | 巷战结合爆破战术,摧毁日军据点 |
1944年6月 | 小吴门防线 | 第4军59师、暂编第2师 | 多梯队轮番阻击,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
天心阁阻击战(1939年)
中国军队凭借长沙城墙及天心阁瞭望台构筑火力网,以轻重机枪交叉射击压制日军步兵冲锋,并利用夜间修补工事,坚守达72小时。
岳麓山反攻战(1941年)
第3师派出敢死队穿插至日军侧翼,配合炮兵轰炸夺回岳麓山主峰,切断日军补给线,迫使日军后撤至捞刀河北岸。
坡子街爆破行动(1942年)
57师突击队化装潜入日军控制的商铺,埋设炸药后引爆炸毁日军弹药库,同时配合外围部队夹击,歼灭日军一个小队。
小吴门阶梯防御(1944年)
中国军队在街道两侧楼房布置狙击手,并以沙包、铁丝网构筑街垒,采取“分段阻击、梯次后撤”策略,拖住日军主力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