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美国迫使巴拿马签订“美巴条约”:百年运河控制权的争夺

时间: 2025-03-12 16:13:06 阅读: 164


1903年12月18日,美国通过政治操纵与军事干预,迫使新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巴拿马运河永久控制权,开启近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一、战略野心与地缘博弈

19世纪末,美国加速向拉丁美洲扩张,其“门罗主义”政策宣称美洲为“美国人的美洲”。巴拿马地峡因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法国曾于1880年尝试开凿运河,但因工程灾难与黄热病蔓延失败。美国趁机介入,将运河视为控制两洋贸易、巩固军事霸权的关键。

1903年,美国与哥伦比亚政府谈判运河开凿权未果,转而支持巴拿马分离主义者。同年11月3日,美军舰“纳什维尔号”驶入巴拿马湾,策动政变,48小时内促成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仅15天后,美国与巴拿马临时政府签署《美巴条约》,以1000万美元一次性付款及25万美元年租金的代价,取得运河区“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权”。

二、条约内容与美国霸权实质

1903年条约共26条,核心条款包括:

  1. 领土割让:运河区宽16.1公里,总面积1432平方公里划归美国,成为“国中之国”。
  2. 主权让渡:美国在运河区行使主权,设立总督,实施美国法律,悬挂美国国旗。
  3. 军事特权:美军可无限期驻军,并有权干预巴拿马内政以“维持秩序”。

该条约被国际法学者称为“20世纪最不平等条约之一”。巴拿马虽名义独立,但外交、财政均受美国操控,沦为附庸。

三、“死亡河岸”与殖民统治

运河工程于1904年重启,美国以“现代化管理”自诩,却延续了法国时期的残酷条件。超过3万名加勒比劳工被招募,其中60%来自巴巴多斯等英属殖民地。热带疾病、爆炸事故与高强度劳作导致至少5,600人死亡,运河两岸被称为“死亡河岸”。

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国全面掌控运营权。至20世纪70年代,运河年收入超3亿美元,但巴拿马仅获0.5%分成。运河区内,巴拿马人需持通行证进入,美军基地、学校、邮局自成体系,形成种族隔离式的殖民社会。

四、抗争与主权回归之路

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激发巴拿马民众抗争。1964年1月9日,巴拿马学生试图在运河区升起国旗,遭美军镇压,造成21人死亡。事件引发全国罢工,联合国安理会首次介入美洲事务。

1977年,巴拿马军政府领导人托里霍斯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新运河条约,规定美国于1999年12月31日前移交全部主权。1999年交接仪式上,最后一任美方运河管理局局长将控制室钥匙交给巴拿马总统,象征殖民时代终结。

1903年条约1977年条约
美国永久控制1999年主权移交
年租金25万美元收入分成机制
美军无限期驻军2000年前撤军

五、历史回响与当代争议

尽管巴拿马于1999年收回运河,美国的影响力仍未消散。2016年运河扩建工程中,西班牙Sacyr等跨国企业主导建设,引发“新殖民主义”争议。2024年,美国政客特朗普声称“巴拿马向美舰收取过高通行费”,威胁“重新接管运河”,遭巴拿马总统穆利诺严词拒绝:“主权不容谈判”。

巴拿马运河如今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年通行费收入超30亿美元。其历史印证了拉美学者卡斯特罗的论断:“运河是殖民伤疤,更是小国尊严的里程碑”。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