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逝世

时间: 2025-03-11 13:24:51 阅读: 193


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建立安全区拯救25万中国人,战后因纳粹身份陷入困境,晚年获南京市民捐助,其日记成为历史研究重要文献。

从汉堡到南京:跨越三十年的人道使命

1882年11月23日,约翰·拉贝出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他受雇于西门子公司,开启在华职业生涯,先后辗转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地。1931年,拉贝被任命为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但他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逐渐超越政治身份。

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逼近南京,拉贝与二十余名国际友人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划出3.88平方公里的非军事区。他凭借纳粹党身份与日军周旋,在住宅内收容600余名难民,并与其他成员共同庇护超25万平民。1938年元旦,难民集体向他敬献“活菩萨”锦旗,成为他对抗暴行的精神动力。

暴行记录者的抗争与困境

拉贝不仅是救援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他坚持撰写《拉贝日记》,详细记录500多起日军暴行,并保存80余张现场照片。1938年2月,因行动激怒日军,他被强制遣返德国。回国后,拉贝向希特勒提交南京大屠杀报告,呼吁德国施压日本,但报告遭当局封禁,他本人也被盖世太保逮捕。

二战结束后,拉贝因纳粹党员身份被盟军多次拘押。1946年,他失去工作,全家陷入饥寒交迫的绝境。南京市民得知后,自发募捐1亿元(约2000美元),国民政府批准汇款救助。这笔援助让拉贝一家得以生存。

跨越时空的遗产:从日记到和平纽带

1950年1月5日,拉贝因中风逝世于柏林。其家族保存的《拉贝日记》在尘封60年后,因美裔作家张纯如的发现公之于世。这份2000余页的文献被译为中、英、日、德四国语言,成为南京大屠杀的核心证据。

拉贝生平重要事件时间影响
建立南京安全区1937年11月-1938年2月拯救超25万平民,阻止日军暴行
提交希特勒报告1938年6月揭露日军罪行,遭德国政府封禁
获南京市民捐助1948年国民政府与市民跨国援助,缓解生存危机
《拉贝日记》出版1997年全球公认的南京大屠杀最完整第三方史料

永不褪色的记忆

拉贝逝世后,南京从未忘记他的善举。1997年,其墓碑从柏林迁至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13年,南京政府出资修葺其墓地并承担40年维护费用,碑文铭刻“感恩永远铭记国际人道主义善举”。

2020年全球疫情期间,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向中国求援,浙江医药企业无偿提供抗疫药品。这场跨越80年的互助,延续了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深厚情谊。

约翰·拉贝用勇气与良知照亮了人类至暗时刻,他的名字已成为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象征。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