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诞辰

时间: 2025-03-08 16:34:12 阅读: 123


一位农民家庭的少年走出韶山冲,以毕生奋斗改写了中国近代史的轨迹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韶山冲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毛顺生勤恳持家,却从未想过这个被自己认为“只需识字记账”的儿子,会在未来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少年毛泽东在田间劳作与书本阅读的冲突中,逐渐萌生了探索世界的渴望。15岁那年,他借来雇工钱交给父亲,独自踏上求学之路,自此开启了改写中国命运的人生征程。

从韶山私塾到革命烽火
毛泽东的早年教育充满波折。父亲仅允许他接受两年私塾教育,认为“学会识字和算数记账便足够”。白天务农、夜晚读书成为常态,父子间的观念差异逐渐演变为思想觉醒的契机。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第一师范),系统接触新式教育,并在《湘江评论》中发出“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的呐喊。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带领部队转向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中,他科学论证了红色政权在敌人统治薄弱地区生存发展的必然性。1934年长征途中,他写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壮丽诗篇,将革命信念融入字里行间。

军事智慧与国家奠基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与“速胜论”的谬误,为全民抗战提供了理论纲领。解放战争中,“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战略决策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溃败。1950年,面对朝鲜战争的严峻形势,他力排众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这场“立国之战”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关键战役与决策历史意义
四渡赤水扭转长征被动局面,展现机动战术精髓
辽沈战役奠定解放战争全面反攻基础
抗美援朝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神话,提升国际话语权

家国情怀与精神传承
毛泽东的家庭生活同样折射出时代烙印。他与杨开慧的婚姻因革命事业聚少离多,杨开慧牺牲后,他写下“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泣血词句。对子女的教育则体现严慈并济: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归国后,被送往边区农村劳动;朝鲜战争爆发时,他坚持让儿子奔赴前线,岸英牺牲后仅留下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文化遗产与时代回响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将革命豪情与艺术高度融为一体。《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写改天换地的壮志,《浪淘沙·北戴河》里“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则见证历史变迁的磅礴气度。其书法作品苍劲雄浑,手书《西江月·井冈山》等真迹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当代纪念活动中,韶山毛泽东故居年均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毛主席纪念堂陈列的破损眼镜见证了他“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的终身学习精神。2023年诞辰130周年之际,全国出版界推出《毛泽东年谱》《毛泽东文谭》等系列著作,从多维度解析这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实践。

这位从韶山冲走出的革命家,用60余年的人生轨迹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当今日的参观者驻足于延安窑洞陈列的73个补丁睡衣前,或吟诵“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时,历史的回响仍在持续叩击时代脉搏。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