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07 03:10:34 阅读: 232
热点观察 | 我们有话要说
作者: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为大家分享他所关注的热点事件。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视角看看近期广东发生的新闻。上周,广东一位孕妈妈因中暑被紧急送往医院,此时她已经怀孕20周,呼吸困难,小便失禁,直接进入了重症监护室。面对高温天气,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是因为为了省电,婆婆坚决不开空调,结果导致了这一差点酿成悲剧的情况。省钱真的是我们必须要追求的目标吗?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以下是一个关于省钱的真实故事,来自我所看到的一个姑娘的自述。
"小小年纪不能太享福,温室里的花朵没出息。" "以前人都吃树皮呢,你们这代人就是条件太好了。"
看看对90后、00后的评价就知道了,都没逃过被叫"垮掉的一代"。
所以他们养起娃,特别推崇苦难教育。
有个妹子说过个往事。高三时爸爸偶尔会带饭到学校看她,而且每次都要拉她到食堂外面吃。大夏天的,坐外面就是喂蚊子,她一腿的包,想回有风扇的室内。没想到爸爸生气了:"老想待在舒服的地方,以后没有风扇的时候怎么办?" "可是现在有啊。"最后这句顶嘴,她当然没说出口。很多孩子也不敢说出口。他们多的是像名叫@阿营 的网友一样:从小父亲都是冰箱里塞着冰冻许久的肉,不吃,顿顿吃剩菜。三伏天有空调,不开,要拉他一起喝热茶,说出汗能解暑。直到他自己也到了中年,有天看着用到毛都快掉了的牙刷,突然发现这么多年学着父亲凡事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不仅丧失了想过更好生活的欲望,也没有成父亲口中的"人上人",还是在最辛苦的岗位上摸爬滚打。这不是在苦难中创造价值,而是平白创造苦难。这不是教育,是折腾人。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穷怕了",所以很多人对吃苦的误解有点太深了。忍饥挨饿,严寒酷暑,浪费精力,身体受罪,这不叫吃苦,叫受穷。你比别人更耐得住劳筋骨、饿体肤,充其量也就是比别人更能受穷而已。
赞同罗振宇一句话:"在我们今天的丰裕社会,吃苦的本质,变成了长时间为一件事情聚焦的能力。"咱们是要吃苦,但不一定是皮肉上的苦。而是为了一个目标,能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脑娱乐,在任何诱惑下都能保持专注的苦。是不管多远的路,忍得住寂寞,熬得过时间,日复一日坚持长期主义的苦。是哪怕做着最普通的工作,也能用心钻研,不敷衍差事,把每件事做到极致的苦。更是无论环境怎么变,依旧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自律的苦。这些,才是很多人宁愿受穷也不愿意吃的苦头。
生活的苦难,会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这叫钝化。而专注、坚持、极致、自律的苦,才会真正让你强大。这才是锐化。真正的吃苦不是吃糠咽菜,食荼卧棘,挨饿卖力,熬夜受冻。而是抵得住诱惑,忍得住孤独,坚持学习,坚持向前。是一种自控力、自制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人生已经很难了,就别再白白折腾自己了。还是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斤斤计较吧,而不是把无价值的吃苦看成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