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超勇”级撞击巡洋舰为19世纪末从英国订购的同型舰,航速较快但装甲薄弱,火力集中于大口径主炮,设计理念偏向近战突袭。
项目 | 参数及配置 |
---|---|
航速 | 最高航速约16节,采用燃煤蒸汽机驱动,单轴推进,续航能力有限,适合短距离突击作战。 |
火力配置 | 主炮为2门阿姆斯特朗25倍径254毫米口径后膛炮,副炮为4门37毫米哈乞开斯速射炮,另配2具鱼雷发射管。 |
装甲防护 | 水线带装甲厚25-76毫米(钢面铁甲),甲板装甲12毫米,司令塔装甲50毫米,整体防护较弱,难以抵御大口径炮弹。 |
航速特点
两舰动力系统采用8座燃煤锅炉与2台往复式蒸汽机,理论功率约2600匹马力。实际海试中,“超勇”舰曾达到16.5节极速,但长期使用后因锅炉老化,航速下降至12-14节。其高航速设计旨在快速接近敌舰实施撞击战术,但机动性受限于单轴推进系统。
火力配置分析
主炮布局为舰艏与舰艉各一门254毫米炮,采用露炮台设计,射界宽广但防护不足。副炮分布于两舷,用于近距离反鱼雷艇作战。鱼雷武器为14英寸口径白头鱼雷,射程约400米,实战中受海浪影响命中率较低。
装甲防护缺陷
装甲仅覆盖关键部位:水线带采用复合装甲,中部最厚处76毫米向两端递减至25毫米;甲板为12毫米钢板,无法抵御高爆弹穿透。1886年“长崎事件”中,两舰在民船冲撞中即出现结构损伤,暴露防护薄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