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日军在三次进攻长沙时分别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战术策略??

2025-09-12 23:54:25
1939年至1942年,日军三次进攻长沙的战役中,其战术随战场形势变化而调整,涉
写回答

最佳答案

1939年至1942年,日军三次进攻长沙的战役中,其战术随战场形势变化而调整,涉及兵力部署、路线选择及协同作战模式的差异。

战役名称时间主要战术策略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0月采用南北两线钳形攻势,主力沿粤汉铁路南下,以机械化部队快速突破湘北防线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集中兵力于东路平江-浏阳线,利用山地隐蔽迂回,切断国军第九战区指挥部与前线联系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分三路实施“分进合击”,西路佯攻牵制,东路纵深穿插,中路直扑长沙城形成包围态势

第一次战役:钳形攻势与速决突破
日军第11军以6个师团实施双线推进,北线第6师团沿新墙河强攻,南线第33师团从通城侧翼包抄,试图48小时内完成对长沙的合围。其战术核心依赖重炮和坦克集群,试图复制武汉会战的快速突破模式。

第二次战役:单点突破与纵深切割
阿南惟几调整进攻轴线,将主力12万人集中于湘赣交界山区,通过夜间急行军实现战役突然性。日军采取“锥形战术”,以第3、第4师团为前锋撕开防线,工兵部队快速架设浮桥保障补给线畅通。

第三次战役:多向协同与弹性包围
为策应太平洋战场,日军采取“磁石战术”:先头部队第3师团强渡汨罗江吸引守军主力,第6师团从东侧包抄断其后路,第40师团沿湘江实施水上机动。特别组建“挺身队”化装渗透,破坏国军通信枢纽。

2025-09-12 23:54:25
赞 264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