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运动初期,云南率先起兵反袁,贵州、广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组建联军对抗北洋政府。
省份 | 响应时间 | 主要举措 |
---|---|---|
云南 | 1915年12月25日 | 宣布独立,成立护国军政府,蔡锷率军北伐 |
贵州 | 1916年1月27日 | 通电支持云南,派兵配合护国军作战 |
广西 | 1916年3月15日 | 陆荣廷宣布独立,截断袁世凯南援路线 |
广东 | 1916年4月6日 | 龙济光被迫独立,与护国军联合控制两广 |
四川 | 1916年初 | 部分将领倒戈,与护国军激战牵制北洋主力 |
云南首义
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等人于昆明歃血为盟,发布《讨袁檄文》,动员军民两万余人分三路向四川、贵州进军。云南新式陆军装备精良,成为护国军核心力量。
贵州策应
贵州都督刘显世原持观望态度,在云南出兵后迅速转变立场,开放黔境供护国军通行,并派遣戴戡、王文华率军进攻湘西,减轻滇军侧翼压力。
两广联动
广西陆荣廷起初接受袁世凯封爵,后因袁氏未能兑现军饷承诺,转而与梁启超密谋反袁。其宣布独立后,联合粤军封锁珠江流域,阻断北洋海军南下。
四川鏖战
川南战役成为护国战争转折点,刘存厚等川军将领阵前起义,与蔡锷部合攻泸州。尽管护国军兵力不足,仍以少胜多重创北洋张敬尧部。
湖南声援
程潜于湘西召集旧部成立湖南护国军,攻占靖县、绥宁等地,迫使湖南将军汤芗铭放弃支持袁世凯,最终促成湖南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