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新闻史上标志性事件,水门事件报道过程中,《华盛顿邮报》遭遇多重政治阻力,包括政府高层施压、司法威胁及舆论干扰等。以下通过分类与案例呈现其具体压力来源。
压力来源 | 具体形式 |
---|---|
白宫直接威胁 | 尼克松团队多次致电总编,暗示停止调查;副总统阿格纽公开指责媒体存在偏见。 |
司法部干预 | 司法部长米切尔威胁吊销报社广播执照;联邦调查局对记者进行秘密调查。 |
盟友媒体攻击 | 亲政府媒体如《芝加哥论坛报》质疑报道真实性,称其为“民主党操控的政治工具”。 |
舆论环境恶化 | 初期民调显示超60%公众认为报道“夸大事实”,削弱了社会支持基础。 |
广告商撤资风险 | 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暗示减少广告投放,直接威胁报社营收。 |
1972年6月事件曝光后,司法部以《反间谍法》为由要求交出采访记录,邮报拒绝配合并继续刊登调查进展。同年10月,联邦通信委员会启动对邮报旗下电视台的资质审查,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压。
调查记者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被列入政府监视名单,住宅电话遭窃听。总编辑布拉德利收到匿名恐吓信,但仍坚持推动深度报道,最终促使国会启动弹劾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