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为何决定在1936年公布宪法草案和召开国民大会?

2025-05-06 10:32:23
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于1935年12月召开,决定在1936年公布宪法草案和召开国民大会,背后有着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于1935年12月召开,决定在1936年公布宪法草案和召开国民大会,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考量。

内部政治压力推动

1930年代,国内民主思潮涌动,各政治团体和民众要求民主宪政的呼声日益高涨。国民党内部也有部分人士倡导通过实施宪政来凝聚人心、巩固统治。如以孙科为首的一派积极推动立宪,认为实施宪政是国民党实现“还政于民”承诺的重要步骤,有助于缓解内部矛盾,整合党内不同派系的力量,增强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

应对外部形势变化

当时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为了展示其团结御侮的决心,应对国内外舆论压力,试图通过公布宪法草案和召开国民大会,营造民主、团结的形象,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也想借此凝聚国内各阶层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遵循孙中山遗教

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三阶段理论。国民党自认为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在完成了一定阶段的军政和训政工作后,认为有必要按照遗教推进到宪政阶段。公布宪法草案和召开国民大会是迈向宪政的重要举措,以显示其遵循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理念,维护自身的正统地位。

综上所述,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做出在1936年公布宪法草案和召开国民大会的决定,是内部政治需求、外部形势逼迫以及遵循孙中山遗教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5-05-06 10:32:23
赞 99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