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布局和设施是如何精准适配旅客从抵达、办理手续到候机、离港的全流程需求呢?
潮汕机场的航站楼在动线规划上充分考虑了旅客的行走习惯。国内出发、国际出发、到达区域分区明确,通过醒目的标识系统和色彩分区引导,即使是首次到访的旅客也能快速找到目标区域。比如国内出发层从入口到值机柜台的平均步行距离控制在150米内,避免了长距离奔波。作为经常需要赶时间的出行者,这种“少绕路”的设计能大大减少赶路时的焦虑感。
在值机环节,航站楼配置了大量自助服务设备,自助值机终端超过50台,自助托运设备20余套,旅客无需排队即可完成值机和行李托运,尤其适合无托运行李的旅客。安检区域则根据客流高峰动态调整通道数量,开设了“快捷安检通道”“晚到旅客通道”,针对商务旅客、老年旅客等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数据显示,非高峰时段旅客从值机到完成安检的平均时间仅需12分钟,有效解决了“怕误机”的核心痛点。
| 服务类型 | 设备数量 | 平均办理时间 | |----------------|------------|--------------| | 自助值机终端 | 50+台 | 2-3分钟 | | 自助托运设备 | 20+套 | 3-5分钟 | | 普通安检通道 | 15条 | 8-10分钟 | | 快捷安检通道 | 5条 | 3-5分钟 |
候机区的设施配置直击旅客候机时的核心需求。座椅全部配备USB充电接口和无线充电板,满足手机、平板等设备的续航需求;餐饮区汇集了潮汕牛肉丸、粿条等本地特色美食,也有连锁快餐、咖啡饮品等选择,人均消费从20元到80元不等,覆盖不同消费层次。候机区还设置了“静音休息舱”“亲子活动角”,前者适合需要安静办公或休息的旅客,后者配备儿童游乐设施,让带娃出行的家庭能轻松候机。
潮汕机场注重与周边交通的衔接设计,航站楼出口处就有高铁潮汕机场站接驳通道,步行5分钟即可抵达高铁站,实现“飞机+高铁”的快速换乘;同时配备了多条机场大巴线路,覆盖潮汕地区主要城市及周边县区,大巴发车信息与航班动态同步更新,避免旅客错过接驳。对于自驾旅客,停车场设置了“预约停车”“反向寻车”功能,通过小程序即可提前预约车位、查询车辆位置,解决“找车难”问题。
航站楼在细节处体现对特殊旅客的关怀。无障碍通道贯穿全楼,盲道、轮椅坡道等设施完善,还提供免费轮椅租借服务;母婴室每200米设置一处,配备婴儿护理台、温奶器、母婴用品售卖机,满足哺乳期妈妈的需求;针对老年旅客,开设了“爱心服务岗”,提供购票指引、行李搬运等帮助。这些设施或许不常被所有旅客用到,但却能让有需要的人感受到出行的温暖。
作为经常来往潮汕地区的旅客,能明显感受到潮汕机场的布局和设施始终围绕“旅客需求”在优化。据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潮汕机场旅客满意度达92%,这背后正是每一处动线设计、每一项服务设施对旅客需求的精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