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人的粘土世界曾与哪些知名媒体或节目合作推广粘土艺术?
7号人的粘土世界在推广粘土艺术时,都和哪些有影响力的媒体、节目有过合作呢?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我发现粘土艺术近年来受到不少关注,而7号人的粘土世界通过与各类媒体、节目的合作,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门艺术的魅力。
在电视端,7号人的粘土世界合作的媒体和节目多集中在亲子、艺术领域,这是因为粘土艺术本身适合家庭互动,也具备一定的观赏性。 - 央视少儿频道《智慧树》:曾邀请7号人参与录制专题环节,通过现场演示+趣味讲解的方式,教孩子们用粘土制作小动物、水果等简单造型,既锻炼动手能力,又传递了创意理念。 - 北京卫视《暖暖的味道》:在一期亲子手工特辑中,7号人携手主持人,教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粘土年夜饭”作品,将美食与手工结合,让粘土艺术更贴近生活。
| 合作电视节目 | 合作形式 | 推广效果亮点 | |--------------------|------------------------|----------------------------------| | 央视少儿频道《智慧树》 | 专题教学录制 | 覆盖全国少儿观众,单期收视超300万 | | 北京卫视《暖暖的味道》 | 亲子互动特辑 | 登上微博亲子话题榜,阅读量破5000万 |
平面媒体擅长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深度内容,7号人的粘土世界与这类媒体合作,更多是为了让大众理解粘土艺术的文化内涵。 - 《中国艺术报》:曾刊登《粘土不“土”,小手工里的大创意》一文,详细介绍7号人如何将传统图案(如剪纸、年画元素)融入粘土创作,让读者明白粘土不仅是玩具,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 《亲子》杂志:开设“7号人的粘土小课堂”专栏,每月推出2-3个实用教程,搭配步骤图和材料清单,方便家长在家带孩子实践,专栏连续刊登12期,收到读者反馈超千条。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是推广艺术最直接的渠道,7号人的合作也紧跟这一趋势。 - 抖音:发起#粘土变变变#挑战赛,7号人发布示范视频(如用粘土还原热门动画角色),鼓励用户模仿创作,活动期间话题播放量突破2.3亿,带动近10万新用户尝试粘土制作。 - 小红书:开设“7号人的粘土工作室”账号,除了教程,还分享材料选购技巧(如不同品牌粘土的特点)、作品保存方法等实用内容,目前账号粉丝超50万,单篇教程笔记点赞量常过万。
线下活动能让人们直观感受粘土艺术的魅力,而媒体的报道则能让活动影响范围更广。 - 与《新京报》联合举办“粘土艺术进社区”活动:在北京市3个社区开展免费 workshops,7号人现场指导,《新京报》通过图文、视频报道活动过程,吸引周边多个社区主动联系合作。 - 参与上海国际童书展:携手《儿童文学》杂志,在展会设置粘土体验区,让孩子们现场创作并展示作品,展会期间有近2000名儿童参与,相关报道登上展会官方公众号头条。
为什么这些媒体愿意与7号人的粘土世界合作?其实不难理解,当下社会对“沉浸式体验”“亲子互动”的需求越来越高,粘土艺术恰好满足这些点,而7号人的作品既有创意又接地气,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自然成为媒体推广的合适选择。
从实际数据来看,通过这些合作,粘土相关工具的线上销量在2023年同比增长了47%,其中亲子套装占比达62%,这说明媒体推广确实带动了大众对粘土艺术的参与度。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觉得这种艺术推广方式值得借鉴——用大众熟悉的媒体渠道,把小众艺术变得触手可及,既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也为手工艺术的传承找到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