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杂费免除政策落地,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和多方筹资机制保障学校运转需求,确保教育质量不降低。
一、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
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经费,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例如,部分省份实行以下标准(单位:元/生·年):
学校类型 | 中央财政 | 地方财政 | 总金额 |
---|---|---|---|
小学 | 350 | 150 | 500 |
初中 | 550 | 250 | 800 |
特殊教育学校 | 6000 | 4000 | 10000 |
二、专项资金定向支持
三、多元补充机制
四、资金监管体系
实行"校财局管"模式,建立经费使用负面清单,推行绩效评价与拨款挂钩制度,确保每笔支出用于教学核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