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鹏的著作《主体性视野下的价值哲学》究竟是怎样体现其跨学科研究视角的呢?
哲学层面上,深入探讨价值的本质、来源等核心问题,从主体性出发构建价值哲学的理论框架。同时引入心理学知识,分析主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对价值判断的影响。例如,通过研究主体的心理动机和需求,来解释不同个体在相同情境下产生不同价值认知的原因,将哲学的抽象思辨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相结合。
社会学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对价值观念的塑造。书中探讨了社会文化、群体规范等因素如何影响主体的价值取向。而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资源配置等概念也被引入,用于分析价值的实现和分配。比如,在研究社会资源的价值分配时,既考虑社会公平等社会学因素,又运用经济学的效率原则,综合考量以实现价值的最优分配。
政治学中的权力、制度等元素与价值哲学相互关联。书中分析了政治制度如何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影响主体的价值选择。伦理学则为价值判断提供道德标准,从伦理角度审视主体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例如,在讨论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时,既考虑政治权力的运行逻辑,又以伦理原则来评判政策的正当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