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犬养毅对“九一八事变”和满洲国的立场是什么?与军部有何冲突??

2025-07-15 13:35:36
犬养毅作为日本首相(1931-1932),主张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九一八事变”,反对关东军擅自行动,但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犬养毅作为日本首相(1931-1932),主张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九一八事变”,反对关东军擅自行动,但未能遏制军部扩张野心,最终因与军部矛盾激化遭刺杀。

犬养毅的立场与军部主张对比

立场/事件犬养毅态度军部态度
九一八事变处理反对关东军单方面行动,主张通过外交谈判与中国政府协商解决争端。支持关东军扩大侵略,主张武力占领中国东北。
满洲国合法性拒绝承认伪满洲国,试图与国民政府秘密谈判(如“犬养密约”),寻求妥协方案。强行推动满洲国独立,要求政府立即承认其合法性。
对华政策主张“不扩大事态”,避免国际孤立,倾向于经济渗透而非直接军事占领。要求全面侵华,扩大军事控制范围。

与军部的主要冲突

  1. 外交与军事手段的对抗
    犬养毅试图通过秘密渠道与蒋介石政府谈判,提出“日中共同开发满洲”方案,以缓和矛盾。军部则认为此举损害日本在华利益,坚决反对任何妥协,甚至通过暗杀、政变等手段施压。

  2. 对伪满洲国承认的分歧
    军部要求内阁立即承认伪满洲国,但犬养毅以“需考虑国际反应”为由拖延。这一态度激怒关东军及国内右翼势力,成为其遇刺的直接导火索。

  3. 军部干政与暗杀事件
    1932年“五一五事件”中,海军青年军官袭击首相官邸,犬养毅重伤身亡。此事件标志军部彻底摆脱政府约束,日本加速走向全面侵华。

历史影响

犬养毅遇刺后,日本政党政治终结,军部全面掌控政权,伪满洲国迅速获承认。其外交策略失败反映当时日本文官政府无力约束军队,为后续侵华战争埋下伏笔。

2025-07-15 13:35:36
赞 140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