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在正式成立前,经历了系统性筹备工作,包括组织架构设计、专家遴选、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
筹备步骤 | 主要内容 |
---|---|
组织架构规划 | 1953年提出学部建设方案,1954年设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等四个学部筹备委员会。 |
专家推举与资格审核 | 通过全国范围内645位科技专家推举候选人,重点考察学术成就、行业贡献及政治立场。 |
标准制定与名单确认 | 明确“学术成就为主,兼顾推动科学事业作用”的核心标准,经国务院审批最终确定233人入选。 |
职能分工与流程设计 | 划分学部职责范围,制定学部委员参与学术决策、科研指导的工作机制。 |
组织建设
1954年具体设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四大门类,形成学科覆盖体系。
人才筛选机制
采用“部门推荐+民主协商”模式,由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协调,历时1年完成人选考察。
政治审核要求
除专业能力外,要求学部委员必须“忠于人民事业”,体现国家对科研人才政治素质的重视。
法律程序完善
筹备成果经国务院专项审议,周恩来总理签发正式任命文件,确立学部法定地位。
该筹备体系为我国院士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后续工程院等学术机构均参照此模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