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干中学在抗日战争那么艰难的时期究竟是怎样维持教学活动的呢?
在抗日战争时期,泾干中学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仍采取了多种方式维持教学活动:
- 灵活调整教学地点
- 为躲避战火和轰炸,学校可能会将教学地点转移至相对安全的区域,如山区、乡下等。例如把部分教室搬到较为隐蔽的村落中,利用当地闲置的房屋作为临时教学场所,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能继续开展教学。
- 整合教学资源
- 教材在战时供应困难,学校会组织教师编写、刻印教材。教师们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选取重要知识点进行编写,然后通过简易的印刷设备刻印出来供学生使用。同时,会整合有限的教学设备,将实验器材集中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坚持教师队伍建设
- 尽管时局动荡,学校还是努力留住优秀教师,并吸引有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加入。通过给予教师一定的生活保障和精神鼓励,让他们能够安心教学。而且教师们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战时教学的特殊需求。
- 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
- 采用分散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在不同地点进行学习,减少被敌人集中攻击的风险。还会结合抗战形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学与抗战实际相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
- 争取社会支持
- 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和乡绅合作,争取资金和物资援助。当地政府可能会提供一定的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乡绅也会捐赠粮食、衣物等物资,保障师生的基本生活,为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025-07-12 07:45:29
赞 12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