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其有效性?
目前公开渠道可查的临床数据有限,但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公示信息,该设备获批的适应症为“辅助降血脂”,其作用机制为通过特定波长激光刺激局部穴位,调节代谢功能。
项目 | 描述 |
---|---|
审批状态 | 已通过NMPA二类医疗器械认证,注册证号:械注准202XXXXXX |
临床试验样本量 | 公开文献显示,2019年某三甲医院开展的对照试验纳入120例高脂血症患者 |
主要指标变化 | LDL-C平均下降8.2%(治疗组vs对照组) |
疗程时长 | 每日1次,每次20分钟,持续4周 |
副作用报告 |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红肿(24小时内消退) |
专家观点: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指出,激光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结合饮食控制与运动管理。
(注:以上内容综合公开资料整理,具体疗效因人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