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于联合声明发布后提出加强“航行安全”合作,表面是为维护地区稳定,实则可能试图扩大军事存在,对冲中国海洋影响力,同时争取国际支持以推进自身战略布局。以下从多角度分析其潜在动机:
1.地缘战略层面的考量
- 强化区域控制力:日本近年来通过“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加强与东南亚国家海上安全合作。此次提议或为介入南海、东海事务制造切入点。
- 对冲中国影响力:中国海军实力增长与维权行动常态化背景下,日本以“航行自由”为名,试图构建多边机制约束中国行动空间。
2.国内政治需求
- 修宪扩军进程:2023年日本防卫预算增至6.8万亿日元(历史新高),通过强调外部安全威胁,为突破“专守防卫”原则制造舆论基础。
- 转移国内矛盾:面对经济复苏乏力与少子化危机,炒作外部议题可转移公众注意力。
3.国际博弈中的角色定位
- 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美日安保条约升级后,日本承担更多前沿部署任务。下表显示2015-2023年美日联合军演频次增长趋势:
- 争夺规则制定权:通过主导航行安全标准,影响国际海洋秩序构建,特别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层面争夺话语权。
4.经济利益的深层驱动
- 海上通道控制:日本进出口贸易90%依赖海运,确保马六甲海峡至东海航线主导权关乎其经济命脉。
- 资源开发需求:东海油气田与太平洋海底矿产资源开发,需要强化海上执法力量作为保障。
需注意的是,日本此类提议往往伴随双重标准:一方面指责他国“改变现状”,另一方面自身却加速发展进攻性武器(如改装航母、增购战斧导弹)。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同时坚定维护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区域国家应警惕任何借“航行安全”之名行地缘争夺之实的行为,共同维护真正有利于和平发展的海上秩序。
2025-07-09 18:40:17
赞 11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