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兰在清代数学领域突破传统框架,通过翻译、比较与创新方法,搭建中西数学融合的桥梁。
李善兰主导翻译《代微积拾级》《代数学》等西方经典,首次将“微积分”“代数”等概念引入中国。他采用中文术语(如“微分”对应“differential”)建立译名体系,既保留本土语言特色,又实现理论对接。
以《九章算术》《测圆海镜》为基础,李善兰将西方解析几何、微积分与中国传统勾股术、天元术结合。例如:
中国方法 | 西方方法 | 李善兰的融合案例 |
---|---|---|
勾股定理与开方术 | 代数方程 | 用代数符号重新推导传统勾股问题 |
天元术(高次方程) | 微积分中的级数 | 结合级数展开法优化传统方程求解 |
保留汉字表达习惯的同时,引入西方符号逻辑。例如:
在《方圆阐幽》中,他提出“尖锥术”(一种体积计算方法),既继承祖暅原理,又暗合积分思想。该成果被用于天文历法修订,体现理论与应用的双重结合。
编写《则古昔斋算学》等教材,将中西数学方法并列教学。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