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瓦窑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政策和策略调整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2025-05-16 12:18:52
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12月召开,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12月召开,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该会议对党的政策和策略作出了重要调整,为全党和全国民众指明了抗日救国的方向。

政治策略调整

  • 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议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过去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关门主义倾向,把许多可以团结的力量拒之门外。此次调整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等中间势力,共同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 改变对富农的政策:将过去“加紧反对富农”的政策调整为“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对富农的土地和多余的生产工具,在实行平分土地的原则下,“均不没收”。这一改变旨在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减少革命的阻力,团结更多阶层参与到抗日斗争中来。

军事战略转变

  • 强调军事战略的灵活性:提出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此前军事战略可能更多侧重于国内革命战争,此次调整更注重适应抗日形势的需要,强调在军事行动上要更加灵活,以应对新的战争形势。
  • 扩大红军与抗日武装力量:制定了猛烈扩大红军的方针,要求红军不仅要在数量上壮大,还要提高质量,以适应抗日作战的要求。同时,积极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

组织建设方面

  • 加强党的领导与干部培养: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强调必须在组织上去扩大与巩固党。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领导抗日重任的干部,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素质和领导能力,确保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 团结各阶层人士入党:改变过去发展党员的一些“左”倾做法,吸收不同阶层中愿意为抗日事业和党的事业奋斗的先进分子入党,壮大党的队伍,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025-05-16 12:18:52
赞 97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