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构建科学考核指标与动态管理机制,重点围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群众参与等维度完善体系设计,通过多方协同实现可持续治理。
1.基础指标分类
类别 | 具体指标示例 | 权重占比 |
---|---|---|
基础设施 | 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治理覆盖率 | 30% |
生态保护 | 绿化覆盖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 | 25% |
村容村貌 | 违建拆除率、公共区域清洁度 | 20% |
公共服务 | 卫生厕所普及率、公共照明覆盖率 | 15% |
群众满意度 | 村民参与度、环境投诉处理效率 | 10% |
2.差异化考核原则
1.责任落实机制
2.多元投入体系
资金来源 | 使用方向示例 |
---|---|
财政专项资金 | 垃圾转运站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购置 |
社会资本 | 有机肥厂PPP项目、光伏路灯改造 |
村集体收入 | 保洁员薪酬、绿化植被养护 |
3.监督评估闭环
4.持续运行保障
(注:表格及数据仅作示例,具体标准需结合地方实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