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认证
柏林墙(1961 年)内侧的 “边境管制区”(约 100 米宽)设有地雷、铁丝网、瞭望塔和巡逻犬,被称为 “死亡地带”。东德政府借此阻止公民逃亡,据统计 1961-1989 年间约 140 人在越境时被射杀,这一区域成为冷战最残酷的象征之一。
冷战时期美苏军控谈判历经多轮,在复杂国际形势下逐步形成互动模式,这对当前大国战略对
“大西洋核力量”方案是冷战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构想,它在欧洲核战略格局中扮演了复杂角色,给欧洲带来了多
苏联在冷战期间研制月球仪的行为,既服务于科学探索目标
“胡娜事件”发生于1982年,当时中国网球运动
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分别是什么?以谁为首?
莱卡是苏联在1957年送入太空的一只流浪狗,它的故事在冷战时期的航天竞赛
冷战时期的重大事件常伴随大国博弈的复杂逻辑,其背后决策链条与利益交换往
V-2火箭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化的弹道导弹,其残骸和技术资料对美苏在冷战时期的航天
张敬轩的《俏郎君》真的能通过MV与歌词隐喻冷战时
冷战期间,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通过技术出口管制协调西方对社会主义阵
冷战期间美苏签署的多项协定在军事、外交等领域塑造了两国关系,
冷战时期,中蒙苏三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复杂,铁路建设
乔治·布莱克与剑桥五人组的合作究竟给冷战时期东西方情报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1955年至1970年,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波兰华沙等地举行136次大使级会谈。这场马
冷战时期,世界被划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冷战时期,国际局势紧张,东西方阵营对峙。
1972年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首次将反对霸权
“零点方案”是冷战时期美苏核军备控制谈判的焦点,其博弈背后体现了双方在核威慑、战略平衡等方面的复杂
20世纪50年代阿斯旺水坝的建造过程,深刻体现了美苏阵营对第三世界
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局势紧张,两大阵营对峙深刻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