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市民约书亚·诺顿于1880年1月8日离世,这位自封的“美利坚合众国皇帝”以荒诞与温情交织的方式书写了城市传奇。
约书亚·亚伯拉罕·诺顿出生于1819年前后(具体年份存争议),早年随父母从英国移居南非,后继承家族财产赴美经商。19世纪50年代初,他在旧金山通过房地产投资积累财富,一度成为当地富豪。然而,一次投机性囤积大米的失败令他破产,负债高达数万美元。这场变故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1859年9月17日,诺顿向《旧金山纪事报》递交了一份“诏书”,宣布自己为“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和墨西哥摄政王”,并要求各州代表赴旧金山音乐厅听其训令。尽管这一行为被普遍视为精神异常的表现,但旧金山市民却以幽默与包容接纳了这位“皇帝”。
诺顿一世在位期间颁布了数十条政令,内容涵盖政治改革、民生工程甚至国际关系:
尽管这些政令缺乏实际效力,却折射出诺顿对公平与进步的朴素追求。
诺顿一世以标志性的蓝色军服、镀金肩章和插羽礼帽行走于旧金山街头,市民们称其为“陛下”,商家接受他印制的“皇家钞票”,剧院为他预留专属座位。他的存在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1880年1月8日,诺顿在前往科学院的途中晕倒于街头,送医途中去世。次日,《旧金山纪事报》以头版讣告宣告“皇帝驾崩”,形容其逝世为“月隐雨飘的暗夜中,上帝带走了他的宠儿”。1月11日,约三万名市民自发参与葬礼,送葬队伍绵延三公里,旧金山政府出资将其安葬于共济会墓地。
1934年,他的墓碑铭文被更新为“诺顿一世,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1980年逝世百年之际,旧金山举办多场纪念活动,金门大桥旁竖立起纪念铭牌。
诺顿一世的故事长期引发两极评价。医学界认为他是破产刺激下的精神异常者,但市民视其为“用荒诞对抗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统治”恰逢美国内战与重建时期,以戏谑方式揭示了民众对政治腐败的不满,以及对平等与团结的渴望。正如《辛辛那提询问者报》所言:“他是一个没有敌人的皇帝,一个没有王国的国王,却赢得了自由人民的自愿拥戴。”
诺顿的传奇至今仍在旧金山街头流传,提醒世人:权威未必来自权力,尊重亦可源于善意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