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国际实验小学的3N课程体系包含哪些特色校本选修课程? 该课程体系如何贴合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并体现学校教育理念?
麓山国际实验小学的3N课程体系包含哪些特色校本选修课程? 该课程体系如何贴合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并体现学校教育理念?
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通过校本课程激发学生潜能、培养核心素养,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推出的3N课程体系(即Nature自然、Nurture培育、New创新),以“尊重天性、赋能成长”为核心,通过丰富多样的特色校本选修课程,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展路径。这些课程不仅承载着学校的教育哲学,更在实践中回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深层命题。
3N课程体系的命名暗含深意:“Nature”强调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尊重个体差异;“Nurture”聚焦于通过科学引导与情感支持,助力学生心智成熟;“New”则指向对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这一框架下,特色校本选修课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围绕三大维度展开,既关注知识技能的拓展,也重视人格与价值观的塑造。
据学校课程研发团队介绍,课程设计初期曾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访谈、学生成长档案分析等方式,收集了超过2000份有效反馈,最终确定了“基础必修+拓展选修+实践体验”的三维结构。其中,特色校本选修课程作为“拓展选修”的核心部分,占比达40%,涵盖艺术审美、科技创新、人文社科、身心健康等多个领域,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兴趣的“触发点”。
麓山国际实验小学的3N课程体系下,目前已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超过30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每类均对应不同的成长需求(具体课程及特点见下表):
| 课程类别 | 代表课程名称 | 核心目标 | 适合年级 |
|----------------|-----------------------------|--------------------------------------------------------------------------|------------------|
| 艺术审美类 | 儿童戏剧表演、创意版画工坊 | 通过肢体表达、色彩运用培养审美感知力与创造力,释放情感张力 | 1-6年级(分阶) |
| 科技创新类 | 编程猫启蒙、机器人搭建与竞赛 | 从图形化编程到硬件组装,逐步提升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 3-6年级 |
| 人文社科类 | 非遗文化探秘(湘绣/皮影)、小记者社团 | 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传统文化内涵,通过采访写作锻炼信息整合与表达能力 | 2-6年级 |
| 身心健康类 | 武术太极基础、情绪管理工作坊 | 结合传统武术强健体魄,通过情景模拟学习情绪调节与人际沟通技巧 | 1-6年级(分龄) |
| 生活实践类 | 超市理财模拟、校园农场种植 | 将数学运算、社会规则融入真实场景,在劳动中培养责任意识与生活能力 | 低中高段分层设置 |
以“儿童戏剧表演”为例,这门课程并非简单的“演课本剧”,而是融合了剧本创作、角色分析、舞台调度等多环节的综合训练。三年级学生小宇在参与《森林大会》剧目排练后,从最初不敢上台发言,到能独立设计台词动作,其班主任反馈:“他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表达欲望明显增强,甚至主动将戏剧中的冲突解决方法迁移到日常矛盾处理中。”而“校园农场种植”课程则更注重“做中学”——学生需从翻土、播种到收获全程参与,记录植物生长日志,数学老师会借此讲解面积测量,科学课上分析土壤成分,真正实现了跨学科融合。
丰富的课程选项背后,需要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支撑。麓山国际实验小学采取了“自主选课+动态调整+双师指导”的模式:每学期初,学生可根据兴趣填写选课意向表,学校通过系统统计后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如某门课程报名人数过多,则通过抽签或增设平行班解决);课程进行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灵活调整难度,例如编程课会为初学者提供可视化工具,为进阶者开放传感器拓展模块;部分课程还采用“主讲教师+校外专家”的双师模式,比如非遗皮影戏由本校美术老师与省级非遗传承人共同授课,既保证教学连贯性,又传递原汁原味的技艺精髓。
值得注意的是,3N课程体系特别强调“过程性评价”。与传统考试不同,这类课程的成果可能是一幅画作、一场演出、一份调研报告,甚至是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的进步——比如原本内向的孩子愿意主动分享想法,或是团队协作时学会了分工配合。学校会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星卡”,记录他们在不同课程中的亮点表现,期末通过“成果博览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集中展示,让家长直观看到孩子的多元发展。
在随机采访中,多位家长提到,3N课程体系让他们看到了孩子“不一样的一面”。四年级学生乐乐的妈妈说:“以前他总说‘上学没意思’,自从选了机器人搭建课,现在每天回家都兴奋地讲新学的机械原理,还会自己尝试用积木模仿课堂作品。”五年级的小雨则因“小记者社团”变得更加自信:“我跟着老师采访过校长、社区志愿者,学会提问和写稿,上次写的《校门口交通优化建议》还被学校公众号转载了!”
教师团队的观察同样印证了课程的有效性。负责“情绪管理工作坊”的心理教师提到,通过角色扮演、情绪卡片游戏等活动,约78%的学生能在半年内掌握至少3种基础的情绪调节方法;而科技类课程指导老师则表示,参与机器人竞赛的学生中,有超过半数在后续数学、科学学科中表现出更强的探究欲,“这说明创新思维的培养确实能反哺学科学习”。
从自然天性的呵护到创新能力的点燃,麓山国际实验小学的3N课程体系通过特色校本选修课程,正在为每个孩子铺设一条独特的成长跑道。当教育不再局限于统一标准的“灌输”,而是转向尊重差异的“点燃”,我们或许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让每个生命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