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遂内铁路绵遂段预计2028年投运,当前施工进度是否符合原定计划? 该工程推进是否面临不可预见的挑战?
绵遂内铁路绵遂段预计2028年投运,当前施工进度是否符合原定计划?该工程推进是否面临不可预见的挑战?
【分析完毕】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速融合的背景下,连接四川绵阳、遂宁两地的绵遂内铁路绵遂段,被视作打通川北与川中城市群的关键纽带。这条设计时速250公里、全长约136公里的客运专线,不仅承载着沿线300余万居民对高效出行的渴望,更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按照原定计划,项目应于2028年建成投运,但近期不少市民通过地方政务平台询问:“当前施工进度到底有没有‘拖后腿’?”“会不会影响最终通车时间?”这些疑问背后,折射出公众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切——既希望工程提速提质,又担心盲目赶工埋下隐患。
要判断当前进度是否达标,首先需明确“原定计划”的具体内容。根据四川省发改委2022年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绵遂内铁路绵遂段的建设周期为5年(2023-2028年),具体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 阶段 | 时间范围 | 主要任务 | |--------------|----------------|--------------------------------------------------------------------------| | 前期准备 | 2021-2022年 | 完成可研批复、初步设计、用地审批及全线施工招标 | | 全面施工 | 2023-2027年 | 路基桥梁隧道主体工程、轨道铺设、站房建设 | | 联调联试 | 2028年上半年 | 设备调试、运行试验、安全评估 |
从公开信息看,项目于2022年底完成所有前期手续,2023年3月正式开工,原计划在2027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留出半年时间用于最后的联调联试。这一安排符合国内同类铁路建设的常规节奏——例如同为时速250公里的成自宜高铁,从开工到通车历时约5年半,其中主体施工约占4年半。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最新可查数据),绵遂段的实际推进情况如何?据四川省铁路建设办公室披露及现场调研反馈,目前全线呈现“多点开花、整体可控”的状态:
将当前进度与原计划横向对比(见下表),可见大部分工程处于“略滞后但可追赶”区间:
| 工程类型 | 原计划2025年完成比例 | 实际2025年完成比例 | 差距分析 | |------------|----------------------|--------------------|------------------------------| | 桥梁桩基 | 80% | 65% | 部分标段因地质溶洞处理延误工期 | | 隧道掘进 | 50% | 40% | 龙王庙隧道围岩等级高于预期 | | 路基工程 | 50% | 35% | 征地拆迁个别点位滞后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滞后主要集中在少数控制性工程上,而非全线普遍现象。例如,遂宁境内的西宁互通段因涉及既有线改造,施工组织更为复杂,但通过增加夜间作业班次,已逐步缩小与计划的差距。
综合多方信息,当前进度虽有小范围滞后,但尚未触及“影响2028年通车”的红线。不过,潜在风险仍需警惕:
全线涉及成都局集团、绵阳市、遂宁市及多家施工企业,若征拆补偿、管线迁改等地方协调工作出现延迟(例如某村庄因安置方案争议暂缓交地),可能拖累相邻标段的推进速度。
不过,项目指挥部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一方面通过“挂图作战”动态调整施工组织,对滞后标段增派人员和设备;另一方面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将关键节点完成情况与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挂钩,倒逼进度落实。
针对市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结合官方回应与工程实际梳理如下:
答:根据目前进度,只要后续两年保持年均15%以上的工程量提升(2025年已完成总工程量的约28%,剩余72%需在2026-2027年完成),2028年通车目标仍可实现。若出现极端情况(如重大地质灾害或政策调整),可能会压缩联调联试时间,但通车时间大概率不会晚于2029年初。
答:四川省铁路建设办公室每月会在“四川交通”官网发布重大项目进度公报,沿线各市也会通过政务APP公示征地拆迁、施工扰民投诉处理结果。市民若发现施工异常(如长期停工、违规排放),可通过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反映。
答:通车后,绵阳到遂宁的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左右,成都经绵阳至遂宁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压缩,推动川北电子信息产业带(绵阳)与川中物流枢纽(遂宁)的协同发展,沿线居民通勤、就医、旅游的成本将显著降低。
从当前情况看,绵遂内铁路绵遂段的施工进度虽有小波折,但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重大工程建设本就如“绣花针功夫”,既要追求效率,更要确保安全与质量。对于公众的疑问,最好的回应不是简单的“符合”或“不符合”,而是通过透明化的信息发布和扎实的工程管理,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当未来列车驶过涪江两岸时,那些关于进度的讨论,终将成为见证发展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