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绵阳住建局在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

2025-11-09 11:39:47
绵阳住建局在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如何通过具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绵阳住建局在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 ?如何通过具体实践让居民生活品质真正提升?

绵阳住建局在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本问题不仅关注政策方向,更想了解背后有哪些突破常规的实践探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老旧小区面临设施老化、功能缺失、管理缺位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整体形象提升。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推进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中,没有停留在“刷墙铺路”的基础层面,而是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从居民需求出发,以长效管理为目标,探索出一条兼具民生温度与发展深度的改造路径。

一、问需于民:从“政府端菜”到“居民点单”

传统改造常因“自上而下”决策导致供需错位,绵阳住建局打破这一模式,建立“三问三公示”机制——改造前问需于民(发放问卷超2万份,覆盖90%以上小区住户)、改造中问计于民(组织居民代表参与方案讨论会40余场)、改造后问效于民(通过线上平台收集满意度评价)。例如涪城区某老家属院,居民集中反映停车难与管网堵塞问题,住建局联合街道将原计划的绿化带压缩调整为生态停车位,并优先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最终项目满意度达98%。这种“需求清单—改造清单—效果清单”的闭环管理,让改造真正对准居民“急难愁盼”。

二、多元筹资:破解资金瓶颈的“组合拳”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需求大,单纯依赖财政投入难以持续。绵阳创新推出“财政补贴+社会资本+居民出资+资源置换”四轮驱动模式:对基础类改造(如水电气暖、道路安防)由市级财政承担60%、区级配套30%、中央补助10%;对加装电梯、适老化设施等完善类项目,鼓励居民按比例分摊(政府补贴最高不超过总费用50%);引入物业企业投资建设快递柜、充电桩等经营性设施,通过后期运营收益反哺改造成本;甚至将闲置的社区用房、车棚顶等空间出租给商家,用租金抵扣部分改造费用。据统计,近三年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3亿元,占改造总投入的28%。

三、功能升级: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改造不仅是“修修补补”,更要重塑社区生活圈。绵阳住建局在改造中推行“1+N”功能植入:“1”是必选项——完善水电气路网、加装电梯、增设无障碍设施等基础保障;“N”是自选项——根据小区特点叠加特色服务:针对老年人口多的小区,增设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针对年轻家庭集中的区域,打造儿童游乐区、共享书吧;在商业氛围浓的地段,规划便民市集、共享办公空间。比如游仙区某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改造后不仅新增了电动车充电棚和智能快递柜,还利用楼间空地建起“邻里花园”,成为居民休闲社交的新场所。

四、长效管理:避免“改造后回到老样子”

改造完成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持成果才是关键。绵阳创新实施“改造+治理”双同步机制:一方面,推动成立业委会或物管委员会,引导居民自主协商物业费标准和服务内容;另一方面,推广“红色物业”模式,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组建服务团队,解决日常保洁、设施维护等问题。目前全市已完成改造的小区中,85%引入专业物业公司,12%通过居民自治实现常态化管理,剩余3%由社区兜底服务,基本杜绝了“前改后乱”现象。

五、数字赋能:智慧化改造提升管理效能

在部分试点小区,绵阳还引入数字化手段助力改造与后续管理:安装智能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或刷卡记录人员流动;部署环境监测设备,实时显示噪音、空气质量数据;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居民可在线报修、预约家政、参与议事。例如高新区某科技企业家属院,改造时同步升级了智慧停车系统,通过地磁感应和手机APP引导车辆停放,高峰期拥堵时间缩短60%,居民直呼“改造后连生活都变智能了”。

| 创新措施类别 | 具体做法 | 实施效果举例 | |--------------------|--------------------------------------------------------------------------|---------------------------------------| | 需求响应机制 | “三问三公示”收集居民意见,按优先级制定改造方案 | 涪城区某小区停车难问题针对性解决 | | 多元资金筹措 | 财政补贴+社会资本+居民出资+资源置换组合模式 | 近三年撬动社会资本超3亿元 | | 功能场景升级 | “1+N”模式叠加基础保障与特色服务(如养老、托幼、商业配套) | 游仙区某小区增设邻里花园与儿童区 | | 长效管理机制 | “改造+治理”同步推进,推广业委会+红色物业模式 | 85%改造小区引入专业物业管理 | | 数字技术应用 | 智能门禁、环境监测、社区服务平台等智慧化设施 | 高新区某小区停车效率提升60% |

从“面子”到“里子”,从“改造”到“治理”,绵阳住建局的创新实践证明,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细化治理。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老旧小区的物理环境,更激活了社区的内生动力,让“老社区”焕发出“新活力”。当居民在改造后的小区里散步、聊天、享受便捷服务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正是对这项工作最好的肯定。

2025-11-09 11:39:47
赞 87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