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组织部如何通过党建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
淮安组织部如何通过党建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
本问题多加一个疑问句话术:淮安组织部在实际操作中究竟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标准化建设路径
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是喊口号,而是需要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路径。淮安组织部首先从制度层面入手,明确“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工作运行、基础保障”六大模块的标准化指标。
· 制定《淮安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细化32项具体标准,覆盖组织生活频次、党员发展流程、阵地建设规范等关键环节。
· 按照“一领域一标准”原则,区分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分类制定建设模板,避免“一刀切”。
个人观点(我是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这种分类指导的方式非常务实,就像给不同土壤的植物定制肥料,能真正解决基层“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
二、以党建活动为载体,推动标准落地生根
党建活动不是形式主义的“走过场”,而是标准化建设的“助推器”。淮安组织部通过三类特色活动,将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
| 活动类型 | 具体做法 | 标准化成效体现 | |----------------|--------------------------------------------------------------------------|------------------------------------| | 主题党日轮值 | 每月由不同党支部承办主题党日,组织部派员现场打分,重点考核流程规范性、参与率 | 规范了“三会一课”记录、签到流程 | | 党建擂台比武 | 组织村(社区)书记开展标准化建设案例PK,现场展示阵地建设、服务群众成果 | 推动阵地“六有”标准(有场所、有标识等)全覆盖 | | 红色积分管理 | 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积分,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 解决了党员管理“宽松软”问题 |
实际案例: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通过“主题党日+标准化演练”,把原本松散的党员大会变成“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结合的规范流程,参会率从60%提升到92%。
三、下沉资源力量,破解基层执行难题
标准化建设离不开资源支撑。淮安组织部通过“三个下沉”,为基层党组织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保障。
数据说话:20XX年以来,累计投入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1800万元,改造升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27个,解决了部分支部“开会没场地、学习没资料”的痛点。
四、建立闭环机制,确保标准常态长效
标准化建设不能“一阵风”,淮安组织部通过“检查-整改-回头看”闭环管理,让标准真正扎根基层。
· 动态考评:每半年开展一次标准化建设“体检”,采用“支部自评+交叉互评+组织考评”三级评估体系。
· 问题销号:对发现的5类共性问题(如组织生活记录不规范、流动党员管理缺失),建立整改台账限时销号。
· 典型引领:评选“标准化建设示范支部”30个,组织后进支部现场观摩学习,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社会反响:清江浦区某社区党支部书记坦言:“以前觉得标准化就是填表格,现在才明白是让支部运转更高效、服务群众更有力。”
五、紧扣中心工作,检验标准建设实效
党建标准化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淮安组织部将标准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深度融合。
· 在农村推广“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标准化支部领办项目带动村均增收12万元;
· 在社区建立“标准化网格党支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路灯损坏等问题2300余件;
· 在两新组织开展“党员责任区”创建,助力企业技术攻关项目17个。
独家观察:标准化不是束缚基层手脚的“枷锁”,而是让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大局中更有方向、更有章法的“指南针”。正如一位老党员所说:“现在支部干工作有‘标尺’,群众看支部有‘标杆’,我们干事更有劲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