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费在2025年6月的调整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广州水费在2025年6月的调整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居民用水价格是否同步上涨?非居民用水成本会受多大影响?
根据广州市发改委及水务局联合印发的通知,此次水费调整于2025年6月1日零时起正式实施,覆盖全市所有供水区域(含中心城区及周边11个行政区)。调整背景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近年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升级等投入持续增加,原水价结构难以支撑长期运维成本;二是响应国家“阶梯水价促节约”的号召,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居民合理用水。
从社会实际情况看,广州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2024年全市日均供水量已突破520万吨,夏季高峰期甚至达到580万吨,供水压力与日俱增。此次调整既是平衡财政支出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举措。
此次调整中,居民生活用水继续实行三级阶梯收费制,但各档单价均有上调,具体如下表所示:
| 阶梯层级 | 年用水量范围(立方米) | 调整前单价(元/立方米) | 调整后单价(元/立方米) | 涨幅比例 |
|----------|------------------------|-------------------------|-------------------------|----------|
| 第一阶梯 | 0-260(含) | 1.98 | 2.20 | +11.1% |
| 第二阶梯 | 261-340(含) | 2.97 | 3.30 | +11.1% |
| 第三阶梯 | 341及以上 | 3.96 | 4.40 | +11.1% |
值得注意的是,低收入家庭(持有效低保证/特困证)仍享受每户每月15立方米免费用水额度,且第一阶梯单价维持原标准不变,体现了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从实际影响看,普通三口之家月均用水约15-20立方米,调整后每月水费增加约5-10元,虽有一定支出压力,但仍在可承受范围内。
除居民用水外,非居民用水(工商业、机关单位等)单价从3.46元/立方米上调至3.85元/立方米,涨幅11.3%;特种行业用水(洗车、高尔夫球场、桑拿等)单价从20元/立方米大幅提高至25元/立方米,涨幅25%。
这一调整直指高耗水行业的成本痛点。以洗车店为例,若日均用水2吨,每月将多支出约240元(按30天计算),倒逼经营者升级节水设备(如循环水系统)或优化服务流程。从社会管理角度看,提高特种行业水价既能抑制过度用水浪费,也能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为缓解市民对涨价的疑虑,广州水务部门同步推出三项配套服务:
1. 线上缴费优惠:通过“粤省事”“广州自来水”APP缴纳水费,单笔满50元可享随机立减(最高5元),活动持续至2025年底;
2. 用水账单透明化:新版缴费通知单将详细标注各阶梯用水量、单价及对应费用,方便用户核对;
3. 节水补贴申领:对安装节水型马桶、淋浴器的居民家庭,提供最高300元的设备购置补贴(需提供购买发票及安装证明)。
从实际反馈看,这些措施既减轻了用户短期负担,也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了服务体验,有助于减少政策落地的阻力。
此次水费调整并非单纯的价格上涨,而是城市水资源管理的一次系统性优化。一方面,新增收入将专项用于供水管网漏损修复(广州目前漏损率约8%,年损失水量超4000万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将全面达到一级A标准以上)等民生工程;另一方面,通过阶梯水价与非居民水价的差异化调整,传递出“多用水多付费、节约用水有激励”的明确导向。
作为生活在广州的普通市民,我观察到身边已有不少邻居开始关注用水量——有人安装了家用智能水表,有人调整了浇花、冲厕的习惯。这种从“被动缴费”到“主动节水”的转变,或许正是政策调整最希望看到的效果。
从社会整体看,水价调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而如何平衡民生需求与资源约束,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广州此次政策的落地,既是对当前供水压力的务实回应,也为其他超大城市的资源定价提供了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