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广播电视台成立于哪一年?其新闻综合频道和影视频道分别制作过哪些经典节目?该台作为黑龙江省东部重要媒体,如何通过本土化内容扎根观众?
佳木斯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84年,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成立较早的地市级主流媒体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与电视转播台,1984年正式整合为集广播、电视、新媒体于一体的综合性广播电视台。四十余年来,该台始终以“服务本土、贴近民生”为核心,通过新闻综合频道与影视频道的差异化定位,打造了众多陪伴几代佳木斯人成长的经典节目。
新闻综合频道作为佳木斯广播电视台的核心舆论阵地,以“权威发布、民生关切”为定位,既承担着政策解读、时政报道的重任,也聚焦百姓生活的点滴需求。其经典节目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烙印,既有宏大叙事的时代印记,也有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
1. 《佳木斯新闻联播》:三十余年不变的“城市窗口”
作为频道的王牌新闻栏目,《佳木斯新闻联播》自1984年开播以来从未间断,每天19:30准时与观众见面。节目以“当天新闻当天发”为原则,涵盖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重大民生工程进展等内容。例如2000年代初,栏目曾连续追踪报道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进展,通过实地采访环保部门、沿江居民,用镜头记录“清水绿岸”的治理过程;2010年后,又推出“乡村振兴看佳木斯”系列,深入桦川县、同江市等农业主产区,展现黑土地上的新农人故事。许多老观众坦言:“看《佳木斯新闻联播》就像翻自家相册,城市每一点变化都看得见。”
2. 《民生热线》:架起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
创办于1998年的《民生热线》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早的民生类互动节目之一。节目每期邀请住建、城管、教育、医疗等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现场接听市民来电,解答房产证办理、供暖供水、学区划分等热点问题。2005年冬季,有市民反映东风区部分老旧小区供暖不足,节目组立即联系供热公司并全程跟踪报道,推动相关部门对管网进行改造,次年冬季该区域室温平均提升3-5℃。这类“问题导向”的报道模式,让节目成为群众口中“说了真管用的节目”。
3. 《佳木斯故事》:用微纪录片讲述城市精神
2015年推出的专题节目《佳木斯故事》,以“平凡人的不凡事”为主题,聚焦一线劳动者、社区工作者、非遗传承者等群体。例如拍摄环卫工人张淑芬28年坚守凌晨清扫岗位的故事,记录抗美援朝老兵李建国义务为中小学生讲述红色历史的日常,跟拍赫哲族鱼皮画传承人尤忠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新历程。这些时长15-20分钟的短片,用真实的镜头语言传递温暖与力量,被观众称为“佳木斯的城市相册”。
影视频道则以“丰富荧屏、愉悦观众”为目标,既引进经典影视作品满足大众观影需求,也通过本土化栏目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成为许多佳木斯人周末守候的“快乐频道”。
1. 《佳片有约》:本土化的经典电影推介
不同于全国性频道的“大而全”,影视频道的《佳片有约》栏目更注重“小而精”。节目每周精选一部国内外经典影片(如《城南旧事》《阿甘正传》),并在放映前由主持人结合佳木斯本地文化背景进行导赏。例如播放《冰山上的来客》时,主持人会介绍影片中新疆边防站的场景与东北边境哨所的共通之处;放映《钢的琴》时,则关联佳木斯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记忆。这种“在地化解读”让经典影片更贴近本地观众的情感共鸣。
2. 《东北大戏院》:本土二人转与影视联动
针对东北观众对曲艺的热爱,影视频道于2008年推出《东北大戏院》栏目,既播放经典东北二人转剧目(如赵本山早期小品、潘长江二人转选段),也策划“影视中的东北风情”特别企划——通过剪辑《乡村爱情》《闯关东》等剧中涉及黑龙江的片段,结合本地演员访谈,展现黑土地的文化魅力。该栏目曾创下单期收视率8.2%的频道纪录,许多观众反馈:“听着熟悉的东北话,比看纯娱乐节目更有亲切感。”
3. 《家庭影院》:周末合家欢的固定期待
每周六晚黄金时段播出的《家庭影院》,以“老少皆宜”为选片标准,常设“怀旧经典”“家庭伦理”“儿童动画”三大主题单元。例如春节档期会集中播放《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冯氏贺岁喜剧,暑期档则推出《宝莲灯》《葫芦兄弟》等国产动画。不少“80后”“90后”观众表示,小时候每周六和父母一起看《家庭影院》是家庭固定的“仪式感”。
| 类别 | 代表节目 | 核心特色 | 观众印象关键词 |
|--------------|-------------------------|-----------------------------------|-------------------------|
| 新闻综合频道 | 《佳木斯新闻联播》 | 权威发布+民生追踪 | “城市窗口”“每天必看” |
| | 《民生热线》 | 政府部门现场答疑 | “连心桥”“问题真解决” |
| | 《佳木斯故事》 | 平凡人物微纪录片 | “温暖”“城市精神缩影” |
| 影视频道 | 《佳片有约》 | 本土化电影导赏 | “有共鸣”“接地气” |
| | 《东北大戏院》 | 二人转+东北影视联动 | “亲切”“文化味儿” |
| | 《家庭影院》 | 老少咸宜的合家欢影片 | “周末期待”“童年回忆” |
从新闻综合频道的“记录时代”到影视频道的“愉悦生活”,佳木斯广播电视台用四十年时光,通过一个个经典节目搭建起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无论是清晨打开电视收听新闻的老人,还是晚间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年轻人,都在这些节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屏幕记忆”。这种扎根地域、服务民生的媒体初心,或许正是它始终未被遗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