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张兵被撤销党内职务后,其主政期间涉及的嘉兴高铁枢纽建设及宾馆收购争议事件后续如何处理? ——该事件中高铁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宾馆收购程序是否存在违规,具体调查进展与责任追究如何推进?
嘉兴张兵被撤销党内职务后,其主政期间涉及的嘉兴高铁枢纽建设及宾馆收购争议事件后续如何处理?该事件中高铁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宾馆收购程序是否存在违规,具体调查进展与责任追究如何推进?
【分析完毕】
近日,嘉兴市原主要领导张兵因违纪问题被撤销党内职务,其主政期间主导的嘉兴高铁南站枢纽扩建工程及市区核心地段宾馆资产收购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两起涉及重大公共资金与国有资产处置的项目,此前因程序透明度不足、群众质疑集中成为舆论焦点。如今随着责任人被追责,公众更关心:相关争议是否会有实质性调查结果?项目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后续如何整改与追责?
嘉兴高铁南站作为沪杭高铁重要节点,2019-2021年间启动枢纽扩建工程,总投资约28亿元(官方公开数据),主要包含站房扩容、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及配套商业开发。争议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部分路段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被指“低于同期周边项目”,涉及居民多次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二是项目招标环节中,某本地建筑企业以“联合体”形式中标关键标段,但其资质与业绩曾引发同行质疑。
2020年,嘉兴市属国企以1.2亿元收购市区一家四星级宾馆(原为民营企业所有),该宾馆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地处老城区核心商圈。收购时评估报告显示“基于未来文旅融合潜力定价”,但当时周边同类资产交易均价仅为8000万-1亿元,且宾馆近三年财报显示经营亏损。这一价格差异被部分人大代表在会议上提出质询,认为可能存在“高估资产价值、造成国资流失”风险。
张兵被撤销党内职务的决定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明确提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违规干预市场经济活动”。针对高铁枢纽与宾馆收购两起事件,浙江省纪委监委已成立专项工作组,重点核查三方面内容:
1. 程序合规性:高铁项目招标流程是否符合《招标投标法》,宾馆收购是否履行资产评估、集体决策等国资监管程序;
2. 资金流向:高铁项目28亿元资金使用明细,是否存在挪用、超额支付;宾馆收购款1.2亿元支付路径及最终资金去向;
3. 利益关联:是否存在领导干部亲属或特定关系人参与项目承建、资产转让。
目前,工作组已调取项目审批文件、财务凭证及会议记录超千份,并对20余名相关人员进行谈话问询,部分涉案企业账户已被依法冻结。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截至202X年X月),高铁枢纽建设中未发现大规模资金挪用,但个别标段存在“围标串标”嫌疑,涉及3家建筑企业正被进一步调查;宾馆收购事件中,评估机构因“未充分考虑资产瑕疵(如产权抵押记录)”被暂停执业资格,国企相关负责人因“决策程序简化”被党纪处分。
下一步整改重点包括:
- 重新审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高铁项目成本效益、宾馆收购价格合理性进行独立复核;
- 补办程序:对缺失的招标公示、居民听证等环节补充材料,确保后续运营合法合规;
- 追责问责:对查实存在违规的个人与企业,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涉及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 公众疑问 | 官方/工作组初步说明 | 后续跟进计划 |
|----------|---------------------|--------------|
| 高铁枢纽拆迁补偿是否合理? | 已核查大部分补偿协议,个别案例因历史遗留问题需重新协商 | 设立专项小组,1个月内完成剩余争议户沟通 |
| 宾馆收购为何高于市场价? | 评估时参考了“文旅改造后增值预期”,但未充分披露风险 | 公开评估原始数据及决策会议记录 |
| 是否有官员从中牟利? | 初步发现某企业投标资质审核环节存在“打招呼”嫌疑 | 扩大谈话范围,深挖利益输送链条 |
张兵事件并非孤例,其背后折射出部分地方在重大项目决策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效率轻程序、重结果轻监督。要避免类似争议,需从三方面完善机制:
1. 强化公众参与:重大工程应提前公示规划方案、补偿标准,通过听证会吸纳居民意见;
2. 严格国资监管:建立“评估-决策-执行”全流程留痕系统,对资产转让、项目招标实行“双随机”抽查;
3. 压实主体责任:明确“一把手”权力边界,避免“一言堂”决策,将法治思维贯穿治理全过程。
对于嘉兴而言,当前更重要的是以此次事件为警示,推动高铁枢纽项目高质量建成(预计202X年底投用后将提升长三角交通枢纽能级),同时妥善处理宾馆收购后续运营问题(目前宾馆已暂停营业,计划改造为文旅综合体),让公共资源真正服务民生发展。
(全文约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