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大楼的玻璃幕墙设计在节能与采光方面有哪些创新应用?
这些创新设计是如何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兼顾环保与采光需求的呢?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我始终觉得,大型公共建筑的每一处细节设计都藏着对社会需求的回应。就像CCTV大楼这样的地标建筑,其玻璃幕墙的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现代建筑“绿色化”趋势的积极实践。
双层呼吸式幕墙:打造节能与采光的缓冲带
- 空气层的隔热魔法:幕墙采用双层设计,两层玻璃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空气层。夏季时,空气层可通过通风系统将热量排出,减少室外高温向室内传导;冬季时,关闭通风,空气层形成保温层,降低室内热量流失。这样一来,空调和暖气的负荷自然就降下来了。
- 采光的智能调节:外层玻璃采用半透明设计,既能让自然光进入,又能避免强光直射导致的室内过热。内层玻璃则更注重透光性,确保办公区域有充足的自然光,减少白天开灯的需求。
特殊镀膜技术:让玻璃成为“节能滤镜”
为什么普通玻璃做不到既节能又采光?因为普通玻璃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阻隔能力弱,夏季会让大量热量进入室内,冬季又留不住室内温度。而CCTV大楼的玻璃幕墙用了什么不一样的技术?
- Low-E镀膜的应用:玻璃表面镀上低辐射膜,能高效反射红外线(热量的主要载体),同时让可见光最大限度透过。数据显示,这种镀膜可使室内夏季降温能耗降低约20%,冬季保温能耗降低约15%。
- 防紫外线处理:镀膜还能过滤掉大部分紫外线,既保护室内家具、设备不受紫外线老化影响,又减少了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 对比项 | 传统玻璃幕墙 | CCTV大楼玻璃幕墙 |
|--------------|--------------------|------------------------|
| 红外线阻隔率 | 约30% | 约85% |
| 可见光透过率 | 约70% | 约65%(兼顾节能与采光)|
| 年能耗降低 | 无明显效果 | 约20%-25% |
幕墙角度与布局:让自然光“按需分配”
大型建筑的不同区域对采光的需求不同,比如办公区需要充足光线,设备间则需避免强光。CCTV大楼的幕墙是如何满足这种差异化需求的?
- 倾斜角度的精准计算:部分幕墙采用倾斜设计,通过电脑模拟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调整倾斜角度,让冬季阳光能更多进入室内(辅助取暖),夏季则减少直射(避免过热)。
- 分区透光控制:根据建筑内部功能分区,幕墙的透光率也做了调整。比如新闻演播室区域,幕墙透光率较低,减少外界光线对拍摄的干扰;而公共办公区透光率较高,充分利用自然光。
光伏玻璃的融入:从“节能”到“产能”的跨越
只靠减少能耗就够了吗?在新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幕墙能否主动产生能源?CCTV大楼给出了答案。
- 光伏组件与幕墙结合:部分区域的幕墙玻璃集成了薄膜光伏电池,在保证透光的同时,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主要用于幕墙自身的通风系统、照明等,实现“自发自用”。
- 能源管理系统联动:光伏产生的电能会接入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发电量和能耗情况,动态调整用电分配,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维护与清洁设计:保障长期节能效果
再好的设计,如果维护不当,节能和采光效果都会打折扣。如何确保幕墙长期保持高效状态?
- 自清洁涂层的应用:玻璃表面涂有亲水性自清洁涂层,雨水冲刷时能带走灰尘,减少人工清洁频率,既降低维护成本,又避免因玻璃脏污影响透光率。
- 模块化更换设计:幕墙采用模块化组装,单块玻璃出现损坏时,可单独更换,不用整体拆除,减少维护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对建筑使用的影响。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觉得这类大型建筑的绿色设计意义重大。当下,我国正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建筑行业是能耗大户,CCTV大楼的玻璃幕墙创新,不仅为地标建筑树立了榜样,也为普通商业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据统计,我国现有大型公共建筑约50亿平方米,若普遍采用类似技术,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亿吨,这就是细节创新带来的社会价值。
2025-08-02 20:19:23
赞 76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