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中如何解决中学生写作时的选材陈旧问题?
难道中学生写作只能困在作文大全里那些翻来覆去的老套故事里吗?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我发现中学生写作选材陈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和对作文大全的依赖方式有关。很多学生翻开作文大全,看到的总是“父母冒雨送医”“考试失利后重拾信心”这类故事,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作文大全里的素材往往多年不更新,而学生又习惯了直接套用,没意识到选材可以有更鲜活的角度。
怎么让作文大全里的旧主题焕发新意?关键是引导学生换个视角看问题。 - 逆向思考素材内核:比如写“坚持”,作文大全里常写“学骑自行车摔了几十次终于学会”,但换个角度,现在学生坚持做的可能是“每天给社区流浪猫喂食三个月”,既体现坚持,又有生活温度。 - 嫁接社会热点:2024年亚运会期间,不少学生写“拼搏”主题时,还在用“运动员训练受伤”的老素材,其实完全可以写“校园运动会上,同学用智能手环记录跑步数据调整策略”,把科技元素加进去,既贴合生活又有新意。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觉得这和历史事件的解读很像——同样是“改革开放”,有人写经济发展,有人写家庭相册里的衣着变化,角度不同,故事就有了独特性。写作选材也是如此,作文大全提供的是主题框架,填充的内容需要自己去挖掘身边的新故事。
| 陈旧选材示例 | 创新选材方向 | |--------------|--------------| | 生日收到父母的礼物 | 生日时用家庭群直播和老家奶奶视频切蛋糕 | | 打扫教室卫生体现责任 | 组织同学给校园里的旧图书角做数字化分类 | | 考试失利后被老师鼓励 | 模拟考后和同学用思维导图分析错题原因 |
为什么这些方法能见效?因为写作的本质是表达真实的思考和体验,作文大全如果用对了,能帮学生掌握表达的逻辑,而新鲜的选材则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据某中学语文组统计,2023年学生作文中,涉及“短视频创作”“社区志愿服务”等新素材的文章,平均分比使用传统素材的高出8.3分。这说明,打破选材陈旧的关键,不是抛弃作文大全,而是学会用它来启发自己,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