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歌《星条旗之歌》的创作背景到底和第二次美英战争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第二次美英战争发生于1812-1815年,这场战争的起因复杂。一方面,美国想要进一步扩张领土,尤其是觊觎英国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另一方面,英国对美国海上贸易的限制以及强行征募美国海员等行为,严重侵犯了美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引发了美国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美国向英国宣战。
1814年,英国军队进攻美国巴尔的摩港,麦克亨利要塞成为重要防御据点。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受委托前往英舰,试图营救被扣押的美国平民。在他被扣留期间,目睹了英军对要塞持续25小时的炮击。夜晚,他只能通过炮火的闪光来判断战斗情况,心情焦虑万分。
当清晨的曙光来临时,基看到要塞上依然飘扬着美国国旗——星条旗,这一幕让他深受感动,心中涌起强烈的爱国之情,于是灵感突发,写下了一首名为《保卫麦克亨利要塞》的诗。后来这首诗被配上音乐,逐渐演变成了《星条旗之歌》。可以说,第二次美英战争中的这场关键战役,为这首歌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素材和情感触动。而歌曲所传达的美国人民坚韧不拔、热爱祖国的精神,正是第二次美英战争中美国人民抵抗外敌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生动写照,它是战争精神的一种艺术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