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兆仁将军离休后投身家乡建设,推动道路、水利、教育等民生工程落地,助力当地脱贫发展。
领域 | 具体项目 | 影响 |
---|---|---|
交通建设 | 促成永定至龙岩公路改造 | 改善闽西山区交通,促进资源外运与旅游发展 |
水利工程 | 推动棉花滩水电站立项与建设 | 解决电力短缺,优化汀江流域防洪灌溉能力 |
教育设施 | 捐建永定多所中小学教学楼 | 提升基础教育条件,惠及8000余名师生 |
扶贫开发 | 引进红柿种植与加工产业链 | 带动3万余农户增收,形成特色农业品牌 |
文化保护 | 修复土楼群并申报世遗 | 推动客家文化传承,促进文旅产业升级 |
资源整合
通过个人影响力争取政策支持,协调军队、政府、企业三方资源。例如在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中,联合水利部专家实地勘测,促成国家专项拨款3.2亿元。
民生导向
优先解决“出行难”“用电难”问题,1997年主持修建的岐岭隧道缩短永定至厦门车程2小时,使当地矿产运输成本降低40%。
持续跟进
建立“项目追踪小组”,定期回访工程进展。2003年推动红柿深加工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至果脯、饮料生产,实现产值年增15%。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永定县志》《闽西老区建设纪实》等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