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1937年的二战前欧洲地图与1939年战争爆发时的地图相比,主要发生了哪些领土变动??

2025-07-31 07:17:15
这一系列变动如何为二战全面爆发奠定基础?关键领土变动梳理时间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这一系列变动如何为二战全面爆发奠定基础?

关键领土变动梳理

时间事件/行动变动内容影响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安许茨”)奥地利并入德国,成立“大德意志”纳粹扩张主义首次得逞,打破《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领土的限制
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英法同意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国力削弱,德国获得军事优势,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剩余部分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德国设立“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和“斯洛伐克国”德国控制中欧工业区,为进攻波兰提供跳板
1939年4月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成为意大利保护国,后直接并入意大利版图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扩张,与德国形成同盟态势
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苏联与德国秘密划分东欧势力范围,苏联吞并东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比萨拉比亚地区苏联获得“缓冲区”,德国解除东线威胁,加速对波兰的侵略计划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德国占领波兰西部和北部,苏联占领波兰东部直接触发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变动背后的深层逻辑

  1. 纳粹德国的扩张策略

    • 通过“合法化”吞并(如公投、国际协定)逐步突破《凡尔赛条约》限制,利用欧洲大国的绥靖心理蚕食邻国。
    • 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使德国获得重工业资源和军事基地,为进攻波兰奠定基础。
  2. 苏联的“安全缓冲”

    • 《苏德条约》后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及东波兰,意图抵御未来潜在的西方进攻,但这一行为也间接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
  3. 意大利的巴尔干野心

    • 吞并阿尔巴尼亚后,意大利将矛头指向希腊和南斯拉夫,成为轴心国在地中海的战略支点。
  4. 小国的命运

    • 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因大国利益博弈沦为牺牲品,其领土变动直接导致欧洲均势崩溃。

地图变动的连锁反应

  • 军事布局:德国控制中欧铁路网和工业区,加速战争机器运转;苏联控制东欧后,德国需两线作战的压力被延后。
  • 外交格局:英法的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反法西斯联盟雏形(苏联除外)开始形成。
  • 意识形态对抗:领土变动加剧了民主国家与极权政权的对立,为东西方冷战埋下伏笔。

这一系列变动不仅重塑了战前欧洲版图,更揭示了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对战争爆发的决定性作用。

2025-07-31 07:17:15
赞 151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