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文物迁移与保护行动中,中央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机构为保存文化遗产做出重要努力。以下是具体机构及相关信息:
机构名称 | 涉及时间 | 主要文物类型 | 迁移/保护行动案例 |
---|---|---|---|
中央研究院 | 1928-1949年 | 殷墟甲骨、青铜器 | 河南安阳殷墟考古文物转运至南京 |
故宫博物院 | 1933-1950年 | 书画、瓷器、古籍 | 抗战时期1.3万箱文物南迁至川黔 |
古物陈列所 | 1914-1948年 | 清宫旧藏、宗教文物 | 热河行宫文物分批运抵北平保存 |
北平图书馆 | 1935-1947年 | 珍本古籍、敦煌遗书 | 3000余册善本秘密转移至美国寄存 |
国子监 | 1905-1930年 | 石经、祭器、碑刻 | 明清科举文物整理后移交历史博物馆 |
南京中央博物院 | 1933-1948年 | 西南民族文物 | 川康考察文物随故宫南迁队伍转移 |
河南博物馆 | 1937-1945年 | 新郑彝器、甲骨 | 部分青铜器经汉口转运至重庆 |
沈阳故宫 | 1931-1948年 | 满蒙文献、宫廷器物 | 九一八事变前精选文物运往北平 |
北平研究院 | 1929-1949年 | 考古标本、民俗器物 | 周口店遗址文物转移至昆明保管 |
中国营造学社 | 1930-1946年 | 古建筑测绘图纸 | 五台山佛光寺资料转移至李庄 |
部分重点机构详述: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负责殷墟考古发掘的甲骨、青铜器保存,1936年将第13次发掘所得17096片甲骨整体装箱,经铁路运抵南京北极阁库房。
故宫博物院
1933年2月5日夜,首批2118箱文物从神武门出发,经陇海铁路转汉口,最终分三路辗转存于四川巴县、乐山、峨眉等地库房。
北平图书馆
1941年通过驻美大使胡适协助,将3000余种善本分装102箱,由美国军舰"哈里逊总统号"运抵华盛顿,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
古物陈列所
1925年将承德避暑山庄367箱文物运抵北京,其中《文津阁四库全书》完整移交北平图书馆,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