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如何同时成为地球的“刽子手”与“救世主”?
核心逻辑:通过数据对比与视觉冲击,直观呈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
灾难类型 | 典型案例 | 数据/后果 |
---|---|---|
森林锐减 | 亚马逊雨林年均消失1.5万平方公里 | 生物多样性丧失,碳汇能力下降 |
海洋塑料污染 | 太平洋垃圾带面积超法国国土 | 海洋生物误食率上升300% |
气候变化 | 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破历史纪录 | 冰川消融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 |
板书技巧:
核心逻辑:以解决方案与成功案例呼应“灾难”,体现人类行动力。
保护领域 | 技术/政策 | 成效 |
---|---|---|
可再生能源 | 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全球第一 | 2023年清洁能源占比达29% |
生态修复 | 退耕还林工程恢复植被2.8亿亩 | 每年固碳量超1亿吨 |
国际协作 | 《巴黎协定》194国签署 | 全球碳排放增速下降15% |
板书技巧:
提问引导:
“如果每人每天少用1个塑料袋,10年后海洋会怎样?”
“你认为个人行动与国家政策哪个更能改变生态灾难?”
行动倡议:
设计“我的低碳承诺”签名墙,鼓励学生写下具体行动(如“每周素食一天”)。
板书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