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政府在推动“4+3+3”现代产业体系中有哪些具体举措呢?这些举措又是如何落地生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呢?
翔安区立足“4+3+3”产业框架(即四大主导产业、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三大现代服务业),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编制细分领域专项规划,明确各产业发展路径与重点项目清单。通过“一业一策”制定扶持政策,比如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给予研发投入补贴和用地保障倾斜,引导资源向核心产业集中。
产业类型 | 具体举措 |
---|---|
四大主导产业 | 建设翔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火炬(翔安)产业区等园区,完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集聚。 |
三大战略新兴产业 | 打造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生物医药孵化基地,提供定制化厂房和实验室,配套人才公寓、产业基金等服务。 |
三大现代服务业 | 规划建设翔安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东部体育会展新城,发展跨境电商、航空物流、会展文旅等业态,推动产城融合。 |
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压缩企业开办、项目落地时间;建立区领导挂钩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定期召开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供应链等难题。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涉企纠纷快速处理通道,让企业安心发展。
抓住厦门自贸片区扩区机遇,推动翔安与金门、台湾地区在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产业合作,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依托翔安新机场,规划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外向型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地。
通过一系列举措,翔安区正逐步构建起结构优化、创新引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翔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