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四式口诀中的“两加法两减法”如何正确运用?家长辅导孩子数学时常常犯难,不知道怎么让孩子快速理解这四种算式的逻辑关系吗?
拿到题目给出的图片,比如左边3个苹果、右边5个苹果,第一步要让孩子说出图里的两部分数量。为什么要先认图?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像我们平时分糖果,得先知道左边几个右边几个,才能算总数呀。
还是刚才的苹果图,现在告诉孩子一共有8个苹果(总数),左边有3个,怎么求右边?这时候就要用减法了。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比如妈妈买了8个橘子,你吃了3个,还剩几个?其实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为什么一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因为加法和减法是“相反操作”呀。加法是把部分合起来得总数,减法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得另一部分,它们就像天平的两端,互相依存。
有些题目里,总数不是直接画出来的,比如“树上有7只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这里的“7只”就是总数,飞走的2只是去掉的部分。这种时候怎么列“一图四式”呢?其实可以让孩子自己画出“原来的7只”(用圆圈代替),划掉2只,剩下的就是5只,对应的算式就是7-2=5和7-5=2,而加法算式就是2+5=7和5+2=7,虽然图变了,但逻辑没变。
平时辅导孩子时,多结合生活场景,比如分零食、数玩具,让孩子明白算式不是凭空来的,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你看,超市里收银员算账,不就是把一件件商品的价格加起来吗?如果算错了,用总数减去已付的钱,就能知道该找零多少,这就是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真实应用呀。